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宋屯田见示永平录海南编》
《谢宋屯田见示永平录海南编》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多少儒衣只假涂,贵来谁肯更观书。

其间或以文争胜,未见如君识有馀。

长把六经为准的,最应三代是权舆。

可怜后世名空在,直钓而今岂得鱼。

(0)
注释
儒衣:指读书人的装束,代指读书人。
假涂:表面,假装。
贵来:真正的重视。
观书:阅读书籍。
文争胜:通过文章互相较量。
识有馀:深刻理解和见识丰富。
六经:儒家经典著作,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
准的:衡量的标准。
权舆:事物的起源和根本。
后世:后代。
名空在:名声徒有虚名。
直钓:直接钓鱼,比喻单纯追求表面的东西。
岂得鱼:无法获得实质的收获。
翻译
有多少读书人只是表面学问,真正重视阅读的又有几个呢?
他们中间有人为了文章竞争,但像你这样深刻理解的并不多见。
你总是以六经为标准,认为三代文化是根本源头。
可悲的是,后代名声虽盛,但实际价值何在?如今的人们又能从书中得到什么实质收获呢?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宋代诗人的作品,通过对古籍的提炼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学术研究和个人修养的看法。开篇“多少儒衣只假涂”一句,意在描绘那些自诩为儒者之人,其实并未深入儒学,只是沾衣而已;“贵来谁肯更观书”,则表达了即便是在尊贵的环境中,也鲜有人愿意再次沉浸于书籍之中。诗人由此引出了自己对于知识与才华的独到见解:“其间或以文争胜,未见如君识有馀。”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某位友人的赞赏,认为在众多以文章角逐优劣的人群中,那位朋友的学问和识见却是超凡脱俗,不落窠臼。

接下来的“长把六经为准的,最应三代是权舆”一句,则表明诗人对于古籍尤其是《六经》(通常指孔子及儒家学者所著作)的重视,并认为在历史上,仅有夏、商、周三代才真正以之作为治国理政的准绳。最后两句“可怜后世名空在,直钓而今岂得鱼”,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后世人们只追求虚名,不再深入探索古籍智慧的哀叹。这里的“直钓”比喻现代人的浅尝辄止,而“岂得鱼”则是说在这样浮躁的态度下,又怎能捕捉到真正的学问与智慧呢?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籍的尊重和对于个人学养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于学术探索深度与广度的高标准要求,以及对于当时学风浮浅现象的批评。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挽盛季文

廿年不见盛公子,竟作修文地下官。

玉树临风今竟折,冰舟归榇不胜寒。

灯前散帙无儿读,案上新诗有日看。

欲吊孤坟烟浪隔,一襟清泪几时干。

(0)

题倪元镇画二首·其二

高江新水生,微月流云度。

美人胡不知,相思隔春树。

(0)

二月七日省牲诸陵沿道杂赋五首·其三

景帝陵前野草花,也曾沾被旧繁华。

只今开遍无人管,付与牛羊卧日斜。

(0)

送金秀才之温陵

官亭花发酒初香,白马翩翩大道傍。

醉客尽随歌舞散,寒川空对别离长。

紫云洞里逢秋月,赤鲤潭边度早霜。

休说故山多少恨,军中吹角断人肠。

(0)

和马秀才先归

长安甲第似云稠,冠盖相望孰解愁。

宫漏深沉春树里,禁垣环绕碧山头。

微烟草色迷征路,澹月梨花隐驿楼。

闻道马卿归卧病,懒攻词赋客诸侯。

(0)

宿云门寺

龙宫临水国,鸟道入烟萝。

海旷知天尽,山空见月多。

鹤归僧自老,松偃客重过。

便欲依禅寂,尘缨可奈何。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