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冥冥风顿凄,微沾沙路不成泥。
珠排檐网凝丝重,琼积荷盘压柄低。
青草岸头三月暮,黄梅叶外一山迷。
小塘水满鱼过堑,随浪流沟入古溪。
细雨冥冥风顿凄,微沾沙路不成泥。
珠排檐网凝丝重,琼积荷盘压柄低。
青草岸头三月暮,黄梅叶外一山迷。
小塘水满鱼过堑,随浪流沟入古溪。
这首宋诗《因雨遣兴》由陈宗远所作,描绘了春雨绵绵时的景象。首句“细雨冥冥风顿凄”,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雨丝密布、微风凄凉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次句“微沾沙路不成泥”,写出了雨势虽不大,但足以润湿路面,使得道路变得湿润而不致泥泞。
接下来,“珠排檐网凝丝重,琼积荷盘压柄低”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雨滴比作珍珠串连在屋檐之上,又如琼玉堆积在荷叶之底,形象地展现了雨滴的密集和重量感。诗人通过“青草岸头三月暮,黄梅叶外一山迷”,进一步描绘了雨中景致,青草岸边的暮色中,远处的山峦在雨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朦胧之美。
尾联“小塘水满鱼过堑,随浪流沟入古溪”,则转向了动态的场景,雨水使得池塘水位上涨,鱼儿游过沟渠,随着流水汇入古老的溪流,展现出雨后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整首诗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雨后景色的独特感受和闲适心境。
丞相当时植,幽襟对此开。
人知舟楫器,天假栋梁材。
错落龙鳞出,襹褷鹤翅回。
重阴罗武库,细响静山台。
得地公堂里,移根涧水隈。
吴城梦寐远,泰岳岁年催。
转觉飞缨谬,何因继组来。
几寻珠履迹,愿比角弓培。
柏悦犹依社,星高久照台。
后凋应共操,无复问良媒。
忧患使志衰,羁旅哀年迈。
夙昔仰高山,迩来得倾盖。
孤游幸无恨,三益良有待。
惠我金玉音,醒如濯聋瞆。
怅然反自感,久矣病昏惫。
微君念气臭,谁与振菅蒯。
聆弦感英韶,观海惮珍怪。
内省终悬罄,无由报杂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