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呈周承议兼简通判签判二首·其一》
《呈周承议兼简通判签判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陆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政事相传旧有经,为州前后半台星。

岁教诸县无公事,雨使佳人上使厅。

太守未甘双鬓白,西湖惟欠远山青。

经过况有风骚将,乞取篇章作画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地方官吏与文人雅士之间的和谐互动,以及对美好自然景色的向往。首句“政事相传旧有经”,点明了地方治理的传统与规矩,暗示着地方官吏遵循既定的行政法则。接着,“为州前后半台星”一句,以“台星”比喻官员,形象地表达了地方官吏在政务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岁教诸县无公事,雨使佳人上使厅”两句,通过“岁教”和“雨使”两个场景,展现了地方官吏在农事指导和雨水管理方面的职责,同时也体现了他们与当地百姓的密切关系。这里“佳人”可能是指美丽的女子,也可能暗指美好的事物,象征着官府与民众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太守未甘双鬓白,西湖惟欠远山青”两句,表达了地方长官对于自己年华老去的不甘,以及对于西湖美景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西湖”作为江南名胜,常被用来象征宁静美好的生活环境。

最后,“经过况有风骚将,乞取篇章作画屏”两句,点出了文人墨客的存在,他们与地方官吏共同参与了地方的文化建设,通过诗歌创作来记录和美化这一场景,使得这一时刻成为了一幅生动的文化画卷。这里的“风骚将”借用了《诗经》中的“风骚”概念,泛指有才华的文人,强调了文化与艺术在地方治理中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地方官吏与文人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以及对美好自然环境的向往和珍惜,体现了宋代社会文化的繁荣与多元。

作者介绍
陆佃

陆佃
朝代:宋

陆佃,宋熙宁三年(1070)进士,授蔡州推官、国子监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时徙知邓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命修《哲宗实录》。后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副宰相)。家贫苦学,映月读书。过金陵受教于王安石。安石当问新政于佃,佃曰:“法非不善,但恐推行不能如本意。”熙宁三年(公元一〇七〇年),擢进士甲科,调蔡州推官召为国子监直讲。安石以佃不附已,专付之经术,不复咨以政。徽宗时,为尚书右丞。每欲参用元祐人才,遂低佃名在党籍,能为中大夫,知亳州。
猜你喜欢

台湾吟

直从澎岛渡台湾,几阅春秋倏忽间。

海国奇观冈号木,天涯胜迹凤名山。

早潮鹿耳游人遍,晚渡安平舟子閒。

知是圣朝恩泽远,遐荒久已辟贤关。

(0)

郑延平

客是虬髯张仲坚,艰难只手欲回天。

舳舻衔尾曾横海,正朔前朝当纪年。

赐姓早邀隆武识,孤忠讵逊晋王贤。

閒来暂过开元寺,犹有苍松起暮烟。

(0)

拟杜甫诸将·其一

炎海冥冥瘴未收,赤嵌城畔又经秋。

闺人梦去飘罗刹,野鬼魂归哭髑髅。

百道舳舻催转粟,连营刁斗警传筹。

排灯閒看平台记,七日功成想故侯。

(0)

手植朱子祠梅花

赏遍花丛爱老梅,贤祠左右手新栽。

写真旧有广平赋,入妙谁如和靖才。

风送清香迷瀚海,月移孤影度澄台。

应知雨露春来厚,独向元正傲雪开。

(0)

赋得城阙参差晓树中得门字五言八韵

绕郭参差树,香山看晓暾。

高城连凤阙,初日照龙门。

杨柳藏官阁,芙蓉丽掖垣。

千莺朱户曙,万雉綵云屯。

天半明霞倚,林梢落月浑。

觚棱撑汉殿,彩翠荡梁园。

寺据东京胜,楼凭北斗尊。

洛阳誇辇邑,花木蔼春暄。

(0)

口占戏讯佩如

踪迹如今绝博徒,向谁消息同樗蒲。

空山枯管难窥豹,几日南风竞也无。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