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种丛兰对小亭,辛勤为访正嘉名。
终身佩服骚人宅,举国传香楚子城。
削玉紫芽凌腊雪,贯珠红露缀春英。
若非郢客相开示,几被方言误一生。
手种丛兰对小亭,辛勤为访正嘉名。
终身佩服骚人宅,举国传香楚子城。
削玉紫芽凌腊雪,贯珠红露缀春英。
若非郢客相开示,几被方言误一生。
这首诗《西园辨兰亭》由宋代诗人吕大防所作,通过对种植丛兰与辨识兰花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兰花的深厚情感与独特见解。
首联“手种丛兰对小亭,辛勤为访正嘉名”,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行动——亲手种植兰花,并在小亭旁欣赏,表现了他对兰花的喜爱与精心照料。同时,“访正嘉名”也体现了诗人对兰花品质的追求和鉴赏能力。
颔联“终身佩服骚人宅,举国传香楚子城”,通过“骚人宅”与“楚子城”的典故,赞美了兰花与古代文人雅士的关联,以及它在楚地的广泛传播与赞誉,进一步强调了兰花的文化价值与影响力。
颈联“削玉紫芽凌腊雪,贯珠红露缀春英”,运用生动的比喻,将兰花的紫色嫩芽比作削玉,红露点缀的春花比作串珠,描绘出兰花在严冬中傲然挺立、春日里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与高洁的气质。
尾联“若非郢客相开示,几被方言误一生”,以假设的方式表达了如果没有郢客(可能指对兰花有深入了解的人)的指引,自己可能会因方言差异而误解兰花的真正价值,强调了正确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暗含了对兰花独特魅力的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兰花的自然之美,还蕴含了对兰花文化意义的深刻理解,以及诗人对兰花的敬仰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兰花在诗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其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象征。
曲水兰亭,陪宴後、又还三日。
最好是,风檐月观,堕红堆碧。
乔木故家今有数,太平人物年几百。
看扶藜、行处乱花飞,神仙宅。
天地外,逍遥客。
谈笑里,文章伯。
是富贵渊明,洞天彭泽。
老鹤蹁跹摩汉翮,灵龟燕息支床力。
看一时、长傍寿星边,天南极。
万甲胸中,问谁似、延安范老。
当家事,出藩入相,黑头俱了。
绿野徜徉聊雅志,紫宸寤寐思英表。
向修门、何日衮衣归,天教早。
诹吉卜,维熊兆。
徵瑞梦,长庚耀。
正尧蓂仲夏,八飞叶小。
千日早从菑疾退,一觞恰趁笙歌绕。
算灵椿、何似栎堂春,他犹少。
一叶知秋,正玉律、新砍夷则。
迟三日、双星齐会,又逢七夕。
先送天孙来乞巧,姓氏已在长生籍。
喜华堂、今日庆生辰,排筵席。
歌金缕,斟琼液。
听祝寿,环佳客。
看寿星明灿,祥烟葱郁。
剩种庭萱春不老,年年嘉会如今日。
辨一词、一岁一称觞,期千百。
风露轻清,更十日、却逢七夕。
庆初度、槐阴初静,藕花凉湿。
太乙真人曾夜伴,青莲居士何年谪。
□双凫、游戏宰花封,恩波溢。
甘雨酿,丰年得。
和气满,弦歌室。
向烛花光里,且斟醽醁。
菊水清於天水净,寿山高似东山峙。
看诏归天上侍虚皇,骑箕翼。
瑞霭长安,京城里、非烟非雾。
须信道、岳锺神秀,再生商傅。
节过重阳才一日,祥开蓬岛群仙聚。
见箕星、昴宿辉文昌,欣初度。
五马贵,荣朝著。
人品异,多文富。
况清廉如水,襦歌督府。
伫想君正烦燮理,一封召入为霖雨。
指庄椿、祝寿八千春,从今数。
一片秋光,看天宇、修眉浮绿。
都怪问、今朝爽气,十分堪掬。
梅岳仙翁来瑞世,年年好景人间足。
醉黄花、三日却称觞,锺天禄。
不用把,香为祝。
身自有,长生箓。
只宽平六考,几多戬谷。
袖手珍祠为足计,急流勇退宁随俗。
把庄椿、从此计春秋,无穷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