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诗》
《挽诗》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怜君不识面,操笔若为情。

载诵闽贤志,还为楚些声。

挂冠终为母,辞禄岂要名。

更问生前事,知非是亦醒。

(0)
鉴赏

这首挽诗《挽诗》由明代诗人林光所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诗中通过“怜君不识面”开篇,点明了与逝者未曾谋面的事实,却因情感深厚而难以言表,引出“操笔若为情”的感慨,即在书写哀悼之词时,内心情感难以完全表达。

接着,“载诵闽贤志,还为楚些声”,诗人以“闽贤”和“楚些”为喻,既赞美了逝者如福建贤士般的高尚品德,也借用了屈原《楚辞·招魂》中的“楚些”之声,来寄托对逝者的哀思与怀念。这种巧妙的引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挂冠终为母,辞禄岂要名”,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逝者生前的高尚品质与牺牲精神。他为了母亲甘愿放弃官职,辞去俸禄,并非为了追求名声,而是出于对家庭责任的担当与对亲情的尊重。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令人动容。

最后,“更问生前事,知非是亦醒”,诗人通过追忆逝者生前的事迹,表达了对逝者生平的敬仰与理解。即使了解了逝者的一切,包括是非功过,心中依然保持清醒与敬畏,体现了对逝者人格的高度评价与深刻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其高尚品格的深切缅怀与敬仰,同时也传达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题宝林寺禅者壁

邃岩乔木夏藏寒,床下云溪枕上看。

台殿渐多山更重,却令飞去即应难。

(0)

遣兴十首·其一

始见梨花房,坐对梨花白。

行看梨叶青,已复梨叶赤。

严霜九月半,危蒂几时客。

况有高高原,秋风四来迫。

(0)

乐府古题序.古筑城曲五解·其一

年年塞下丁,长作出塞兵。

自从冒顿强,官筑遮虏城。

(0)

漫天岭赠僧

五上两漫天,因师忏业缘。

漫天无尽日,浮世有穷年。

(0)

喜五兄自泗州至

眼中三十年来泪,一望南云一度垂。

惭愧临淮李常侍,远教形影暂相随。

(0)

奉和荥阳公离筵作

南郡生徒辞绛帐,东山妓乐拥油旌。

钧天排比箫韶待,犹顾人间有别情。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