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范蜀公挽词二首·其二》
《范蜀公挽词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公在昭陵日,文章近赤墀。

空嗟伏生老,不侍迩英帷。

去国几三虎,闻韶待一夔。

谁言盖棺了,新乐锁蛛丝。

(0)
翻译
您在昭陵之时,文章才华接近皇宫红墙。
徒然感叹伏生年迈,未能侍奉在皇帝身边。
离开京都已有多次,如同多次避开猛虎,只期待听到美好的韶乐。
谁说人死万事休,死后仍有新的音乐如蛛丝般缠绕心头。
注释
公:指代皇帝或者尊称。
昭陵:唐朝皇帝唐玄宗的陵墓。
赤墀:皇宫中的红色台阶,象征皇权。
伏生:古代学者,此处可能暗指作者或某位有才学但未得重用的人。
迩英帷:皇帝的近臣或文学之士的群体。
去国:离开京城。
三虎:比喻多次的艰难险阻或离开的次数多。
一夔: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贤者,此处可能指优秀的音乐人才。
盖棺:人死后。
新乐:新的音乐。
锁蛛丝:形容音乐如蛛丝般细微且持久缠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为范蜀公(具体身份未明)所作的挽词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范蜀公在昭陵(可能是某位皇帝的陵墓)时期才华横溢,文章接近朝廷中枢的赞美。诗人感慨范蜀公年事已高,未能继续侍奉在皇帝身边,暗示了一种仕途上的遗憾。

"空嗟伏生老,不侍迩英帷",这里引用了伏生的故事,表达对范蜀公未能像伏生那样在晚年仍被朝廷重用的惋惜。"去国几三虎,闻韶待一夔",意指范蜀公离开朝廷多次,如同伏生等待时机,但始终未能如愿,暗含对他的际遇的同情和期待。

最后两句"谁言盖棺了,新乐锁蛛丝",以盖棺定论的常语反问,表达了对范蜀公生命未竟、才华未展的深深感叹,用"新乐锁蛛丝"比喻他的思想和才情仿佛被尘封,如同蛛丝般细微而难以施展。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惋惜和敬仰之情的挽诗,通过对范蜀公一生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其人品和才学的深刻理解和怀念。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春雨不已甚忧蚕麦二首·其二

笼炊汤沸饼如银,辛苦焉知种麦人。

今岁夏初似高凤,黄云欲割半沉沦。

(0)

垂欲归主客皆至

荒林野冢古原头,倚树何人识故侯。

幽僻阒寥变欢笑,针锋芥子忽相投。

(0)

辛丑九日五首·其五

往岁金台屡据鞍,居庸雁字仰天看。

中秋蟹断□花绝,红叶西山九日寒。

(0)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其五

晚风微劲喜新晴,夜半船窗漏月明。

卧看孤篷摇水影,悠然枕上一诗成。

(0)

江行大雨水涨四首·其四

何处岸颓漂大树,明朝水落阁平滩。

村民争剪为薪去,万事从前预料难。

(0)

先天易吟三十首·其十八

万世复万世,人心无改时。

此理本非古,伏羲先得之。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