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洲前,波皴细縠,冷浸贺家遗宅。
一曲清流,是狂奴曾乞。
任当年鼓震渔阳,铃霖蜀道,不改湖光澄碧。
水底眠来,缅高风未息。我亦生平,雅抱烟霞癖。
又千条柳线,漾三分春色。鸭绿粼粼,更新添几尺。
荡兰桡,欲与浮鸥敌。恰船似天上坐,来将汰击。
渺渺予怀,喜青山犹昔。
芳草洲前,波皴细縠,冷浸贺家遗宅。
一曲清流,是狂奴曾乞。
任当年鼓震渔阳,铃霖蜀道,不改湖光澄碧。
水底眠来,缅高风未息。我亦生平,雅抱烟霞癖。
又千条柳线,漾三分春色。鸭绿粼粼,更新添几尺。
荡兰桡,欲与浮鸥敌。恰船似天上坐,来将汰击。
渺渺予怀,喜青山犹昔。
这首明代诗人范兆芝的《向湖边》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生动的湖畔景象。诗中以"芳草洲前"开篇,展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草地,湖面微波粼粼,仿佛贺家旧宅被冷冽的清水洗涤,保持着原有的宁静。"一曲清流"暗示了湖水的蜿蜒曲折,这里曾有狂奴(可能指诗人自己或友人)的祈愿,希望留住这份清澈。
接着,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时光,即使曾有渔阳的鼓声和蜀道的铃声扰动,湖水依然澄碧如昔,仿佛湖底的宁静从未被打断。诗人感慨自己一生热爱自然,沉醉于烟霞之中,湖边的柳树随风飘摇,仿佛三分春色都被融入其中。
鸭绿的湖水泛着层层涟漪,增添了新的活力,诗人驾舟荡漾,意欲与水中的浮鸥竞相嬉戏,仿佛置身于仙境。"船似天上坐"的描绘,传达出诗人超脱尘世的愉悦心境。最后,诗人欣喜地发现,青山依旧,自己的情怀也如湖水般深邃,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未曾改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边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岁月流转中不变事物的感慨。
汉法在彝鼎,三章岂不严。
奸宄恣暴乱,官刑废舂钳。
未若箕山翁,顽夫偃风廉。
予惭斯人徒,为容善谦谦。
驱民陷之辟,淫刑视齐歼。
处事禁太速,宜犴非为淹。
丹书对妇泣,职死夫何嫌。
专诛逮垂尽,吾辜倍相兼。
曾闻邹鲁间,礼义人自恬。
商君就有道,绛水惊闾阎。
念此一叹息,归来赋陶潜。
南山信崇极,能无刺岩瞻。
罗浮山下黄茅村,苏仙仙去馀诗魂。
梅花自入三叠曲,至今不受蛮烟昏。
佳名一旦异凡木,绝艳千古高名园。
却怜冰质不自暖,虽有步障难为温。
羞同桃李媚春色,敢与葵藿争朝暾。
归来只有脩竹伴,寂历自掩疏篱门。
亦知真意还有在,未觉浩气终难言。
一杯劝汝吾不浅,要汝共保山林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