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永兴吴龙图给事·其二》
《寄永兴吴龙图给事·其二》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见山楼迥倚晴虚,看展终南百幅图。

闻说二林尤胜绝,想公高兴在香炉。

(0)
翻译
在高楼上远望晴空,观赏终南山如同展开的巨大画卷。
听说两林景色特别优美,想必您的兴致高涨在那香炉峰上。
注释
山楼:高楼。
迥:遥远。
晴虚:晴朗的天空。
终南:终南山。
百幅图:巨大的画卷。
闻说:听说。
二林:两个著名的林区。
尤胜绝:特别优美。
想公:猜想您。
高兴:兴致高涨。
香炉:香炉峰,著名的山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心旷神怡的境界。"见山楼迥倚晴虚"中,"迥倚"形容楼阁的高大和婀娜,而"晴虚"则是天气晴朗的景象,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看展终南百幅图"表明诗人不仅亲眼所见,还通过绘画作品来进一步欣赏山川之美。

接下来的"闻说二林尤胜绝"则是对某处风景的赞叹,"二林"可能特指某一处著名的林中胜景,而"尤胜绝"则强调其超凡脱俗。最后"想公高兴在香炉"中的"公"应指吴龙图,而"高兴"表达了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香炉"则可能是指佛教用以熏香的器具,这里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心境宁静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朋友高兴情感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邺城道·其八

且勿度前村,白杨路渐昏。

一丘文字鬼,千古战争魂。

历数孙曹闰,风流魏晋繁。

成蹊人自省,桃李不须言。

(0)

丹中与诸上人谈亡友潘雪松事诗以记之

为向山僧述老狂,这番清泪又沾裳。

薄红腮颊秋生腻,湛碧瞳人夜有光。

阮籍一杯浇磊块,徵君千顷泛汪洋。

方言故事閒编集,白水青霞洗肺肠。

玄理每将参国是,冥谭直抇作家常。

终年问道忘人我,老去论交绝辈行。

五十金闺才挂籍,八年符玺尚称郎。

虚心圣主惮词正,侧目权臣避矩方。

大易传成王弼死,小桃园就洞仙亡。

蒲萄方丈新莲社,首帕街坊旧燕梁。

司马也须杨恽在,广陵终作孝尼伤。

极知实落栖真地,不是荒唐渺嘿乡。

魂魄若归先洞府,平生开口说天堂。

地年京国西州路,动杀羊昙哭几场。

(0)

人日同度门发足上玉泉·其一

烧却门符纸,匝地竞如蚁。

青眉稚齿儿,堂上诵夫子。

余也亦皇皇,趁时治山水。

瓢笠共山僧,缁衣附行李。

是壑即吾居,是云即吾市。

逸思触东风,吐若争春蕊。

冒霜遵脩途,十里黄埃起。

(0)

潘景升谷日生同诸公小集得谷字

山雪泮冰鳞,江风起罗谷。

十年九羁旅,萍海聚骨肉。

白藕雪冻丝,红鱼剖腈腹。

主人前置罍,醉语颠相属。

华发不回根,羲规无返毂。

只此七尺五,无两三万六。

世儒罟礼乐,为我导君谷。

岂惜一徽言,为君筹已熟。

导君以达生,达是君所足。

导君以忧生,忧非我所欲。

泽广定生龙,山高岂碍鹄。

(0)

湖上别同方子公赋·其六

年年负空箧,满贮不十金。

自知荷叶命,蓄水终难任。

抱牍苦不治,抱瓮苦不深。

安得清神药,止我狂华心。

苦吟终为病,不苦不成吟。

飞思入九渊,捃拾到虫禽。

闻说三天顶,别有无忧林。

何日陟其颠,洗耳听仙琴。

(0)

戏作三星行送曹子野归楚时予亦将归里

石公先生,汝生以郑为宅,以水为度。

眠龙痴蛟鞭其尾而不飞,唯有蛰龙闻雷而起。

仰天潝潝如有诉,所乐者瘦壤清泉,所吟者溪风月露。

有窍无心何所郁以鸣,不过感时触机如风行于空而万窍自怒。

隐流缁客,目为山中之韶頀。

识者又以为偏枯冷,淡似于陵仲子之清,轩辕弥明之句。

石公抚几而笑曰:曹君汝岂敦煌之索,平原之辂。

长安冠带隘巷陌而相求,胡为乎逐西风而远去。

君既脂车,余亦戒路。

望江上之青峰,指湘皋之红树。

汉沔相踞,一衣带水,俟君于油口之渡。

左公城外绿刺天,便是巨擘高吟处。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