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当三春,名花不易得。
百年等寻丈,不博千乘国。
野人三十本,强卖青铜百。
应怜跗蘤具,苦为薪米迫。
移栽向明阳,妃媛俨行列。
土膏合根性,功用成宿昔。
除香出浅紫,泣露轻脉脉。
含愁欲谁诉,折去情更惜。
方求蔽芾阴,未受搔擢厄。
嗟余自羁旅,何以慰新客。
慇勤深夜来,少待山月白。
一株当三春,名花不易得。
百年等寻丈,不博千乘国。
野人三十本,强卖青铜百。
应怜跗蘤具,苦为薪米迫。
移栽向明阳,妃媛俨行列。
土膏合根性,功用成宿昔。
除香出浅紫,泣露轻脉脉。
含愁欲谁诉,折去情更惜。
方求蔽芾阴,未受搔擢厄。
嗟余自羁旅,何以慰新客。
慇勤深夜来,少待山月白。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情的植物之爱,通过对一株瑞香花的移栽过程中的细腻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精细的情感投入。
“一株当三春,名花不易得。” 开篇即点明这株瑞香花的珍贵与难求,它能承载着春天的美好,历经三个春季依然绽放。
“百年等寻丈,不博千乘国。” 这里的“百年”和“千乘国”都是用来形容时间和空间的极致长度,强调诗人对这株瑞香花的珍视与期待之深。
接下来的几句:“野人三十本,强卖青铜百。应怜跗蘤具,苦为薪米迫。” 描述了普通百姓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忍心割舍所爱之物的情形,这里“应怜”二字传达出诗人对这份无奈的同情。
“移栽向明阳,妃媛俨行列。土膏合根性,功用成宿昔。” 这段描写了瑞香花被精心移植到明亮之处,并且其根系与泥土相融合,这不仅是对植物的关怀,也隐喻着诗人希望某种美好能够在新的环境中生长发育。
“除香出浅紫,泣露轻脉脉。” 这里通过瑞香花散发出淡紫色的香气和细小的露珠来形容其纯洁与精致,表达了诗人对这株植物美丽外观和内在情感的欣赏。
“含愁欲谁诉,折去情更惜。”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的深沉忧虑和对瑞香花的不舍之心,他想要分享这种情感却又不知向谁倾诉,这种矛盾心理让他在折取花枝时感到更加珍惜。
“方求蔽芾阴,未受搔擢厄。” 这里表达了诗人希望瑞香能够在新环境中得到适宜的生长,不再遭受任何伤害或挑战。
最后:“嗟余自羁旅,何以慰新客。慇勤深夜来,少待山月白。” 诗人感叹自己如游子般漂泊,又如何去安慰那些新的、未知的经历。诗尾透露出对未来某种期待和对现实的无奈。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瑞香花为载体,通过移栽这一行为展开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关怀,以及对生活中的不易和无常的感慨。
跸路唐兴便,水围一阅之。
昆明曾漏古,武烈尚贻兹。
淀水春生际,渚禽北向时。
习蒐明镜里,列阵白云涯。
里革虽怀直,轩辕自有奇。
止齐咸奉度,矰缴不须施。
潜舍渊而出,飞沉空以垂。
鱼丽偏后伍,鸿渐羽为仪。
泽以虚能受,人知劳胜嬉。
庙谟钦仰处,道左树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