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闸柱》
《闸柱》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三丈围宽两木灵,千年闸骨状如城。

扬帆欲过心先动,击柱才闻念已惊。

东越梅梁犹逞异,南城老树也为精。

昔闻求福木居士,今向枯株免祸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ázhù
sòng / yuánshuōyǒu

sānzhàngwéikuānliǎnglíngqiānniánzházhuàngchéng

yángfānguòxīnxiāndòngzhùcáiwénniànjīng

dōngyuèméiliángyóuchěngnánchénglǎoshùwèijīng

wénqiúshìjīnxiàngzhūmiǎnhuòchéng

鉴赏

这首诗名为《闸柱》,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座古老的闸门,由三丈宽的木材构成,形状如同一座城池,历经千年沧桑。诗人通过闸柱引发的情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物换星移的感慨。

"三丈围宽两木灵",形象地写出闸柱的规模与木质的灵性,暗示其在岁月中的不凡地位。“千年闸骨状如城”,进一步强调了闸门的坚固与历史厚重感。当船只欲过,诗人的心先被触动,“扬帆欲过心先动”,显示出他对闸柱的重要性的认知。

“击柱才闻念已惊”,通过击打闸柱的动作,诗人触发了对过往的记忆,心中涌起惊讶之情。接下来,诗人借“东越梅梁犹逞异,南城老树也为精”描绘了周围环境的古老与神奇,仿佛连梅梁和老树都具有了灵性。

最后,诗人回忆起“昔闻求福木居士”,那可能是对古代智慧或信仰的致敬,而今这棵曾经祈福的树木已成为枯株,却也免去了灾祸,寓意着时间的无情与世事无常。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闸柱为载体,寓言般地探讨了历史、自然与人的关系,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的人生哲思。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其十二

酒伴诗僧日见嫌,高歌剧饮坐柽阴。

留连莫怪杯中尽,剩有床头旧赐金。

(0)

二乔

中原落日一星黄,虎跃龙跳有底忙。

漳水凤台高百尺,小姑何用嫁刘郎。

(0)

送翰林宋先生致仕归金华二十五首·其六

万丈文光北斗悬,清名不独域中传。

东夷买得潜溪集,已向扶桑石上镌。

(0)

墨竹九首·其二

谁拈秃笔写凄迷,乱石横江碧玉低。

犹记画船初泊岸,落花时节郭公啼。

(0)

曾氏耆寿翁诗

词林每忆乡园友,曾定才名耸缙绅。

观国倦骑沙苑马,幽栖长戴华阳巾。

芙蓉火足龙蟠鼎,松树天寒鹤近人。

天上归来今白发,泉南水竹愿为邻。

(0)

过东昌与通守王孟璘话旧

天官曾记共论诗,绿幕茅檐昼景移。

花近鬓丝晴冉冉,日明宫锦暖霏霏。

黄河水落官舟远,粉署香凝禁漏稀。

忽忆旧游霄汉上,不知尘土涴征衣。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