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林每忆乡园友,曾定才名耸缙绅。
观国倦骑沙苑马,幽栖长戴华阳巾。
芙蓉火足龙蟠鼎,松树天寒鹤近人。
天上归来今白发,泉南水竹愿为邻。
词林每忆乡园友,曾定才名耸缙绅。
观国倦骑沙苑马,幽栖长戴华阳巾。
芙蓉火足龙蟠鼎,松树天寒鹤近人。
天上归来今白发,泉南水竹愿为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高德劭的老人,其生活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风范与隐逸之趣。首句“词林每忆乡园友”,开篇即点出老人对故乡和文友的怀念之情,词林代表了文人聚集之地,乡园友则指志同道合的故友,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深深眷恋。
“曾定才名耸缙绅”一句,赞扬了老人在文坛上的成就,使得缙绅(官员或贵族)为之瞩目,暗示了他在文学界的地位与影响力。
“观国倦骑沙苑马,幽栖长戴华阳巾”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老人从繁忙的官场生活转向宁静的隐居生活。观国,意指观察国家大事,倦骑沙苑马,则是厌倦了官场的奔波劳碌;幽栖,指隐居的生活状态,长戴华阳巾,华阳巾是道士所戴之帽,暗示了老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脱世俗的愿望。
“芙蓉火足龙蟠鼎,松树天寒鹤近人”描绘了老人隐居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之美。芙蓉火足,可能是指一种植物或装饰物,与龙蟠鼎相映成趣,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松树天寒,鹤近人,则是典型的隐逸生活场景,松树象征着坚韧不拔,鹤则常被视作高洁之鸟,与老人的品性相契合。
最后,“天上归来今白发,泉南水竹愿为邻”两句,表达了老人虽已年迈,但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向往。天上归来,可能是指老人从官场或尘世的喧嚣中归来,白发则是岁月的痕迹。泉南水竹愿为邻,表达了老人希望与自然和谐共处,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和对自然的亲近。
别酒初醒。
似一番梦觉,屈指堪惊。
犹疑送消寄息,遇著人听。
当初唤作,据眼前、略略看承。
及去了,从头想伊,心下始觉宁宁。
黄昏画角重城。
更伤高念远,怀抱何胜。
良时好景,算来半为愁生。
幽期暂阻,便就中、月白风清。
千万计,年年断除不得,是这些情。
绿槐烟柳长亭路。
恨取次、分离去。
日永如年愁难度。
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
暗忆丁宁千万句。
一寸柔肠情几许。
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