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拟归故乡·其一》
《秋日拟归故乡·其一》全文
明 / 区元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秋光漠漠叹离居,五月携违祇一书。

老怯逢迎宁免拙,病添痴懒转成疏。

江山满目堪吟咏,世事浮云任卷舒。

但得阶庭兰蕙长,白头何虑更消除。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秋天的景色,心中涌起的离愁别绪。首联“秋光漠漠叹离居,五月携违祇一书”中,“漠漠”二字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辽阔与寂寥,诗人因离别而感伤,五月时分仅能寄出一封书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颔联“老怯逢迎宁免拙,病添痴懒转成疏”则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害怕社交,担心自己的笨拙会让人不悦;而身体的病痛和心智的慵懒,使得他更加疏远于人,不愿过多接触外界。这两句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

颈联“江山满目堪吟咏,世事浮云任卷舒”转向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面对壮丽的江山,诗人可以尽情吟诵,将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而对变幻莫测的世事,他选择以一种超脱的态度看待,如同云卷云舒般随性自然。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平静。

尾联“但得阶庭兰蕙长,白头何虑更消除”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愿望。他期待着在家中阶前种上兰草和蕙花,让它们茁壮成长,象征着家庭的和谐与幸福。即使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也不必忧虑,因为有这些美好的事物陪伴,生活依然充满希望与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哲学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区元晋
朝代:明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猜你喜欢

夜泊南昌二首·其二

楼上笙歌沸夜阑,楼前帘幕护春寒。

曲衣聊博一宵醉,慰我齑盐十载酸。

(0)

成趣轩

问水寻山路已赊,小园日步趣偏嘉。

携琴径造因看竹,载酒频过为赏花。

金谷芳菲成寂寞,钱塘风景号繁华。

凭君莫起柴桑念,四海于今是一家。

(0)

赋得列位登青琐送翰林钟编修奉敕归封其父母

制诰文章五色新,纶音褒许重词臣。

编摩事业追前史,封拜恩荣及二亲。

玉署清寒无六月,冰函莹洁净纤尘。

登瀛只在登青琐,真是群仙队里人。

(0)

七夕三首·其三

夜久银河转,天空玉露零。

遥怜儿女辈,独看斗牛星。

雁断沉书浦,萤流拜月亭。

何当乘兴去,共蹑凤凰翎。

(0)

华盖观瀑

大科峰头走白龙,蜿蜒绕出青芙蓉。

披烟捲雾隐复现,飞下云坪第几重。

凭虚喷薄一痕白,界破翠崖数千尺。

晴空风雨锁岩陬,浩浩松涛万壑秋。

飞湍激石石将转,雪浪撼山山欲浮。

浮山转石肆磅礴,五丁鬼斧何年凿。

顿洗烦襟三斛尘,心源活泼从疏瀹。

(0)

海珠谒李忠简公祠

宋朝名硕彦,卜筑绀园幽。

涛洒琴书润,珠擎栋宇浮。

下帷修素业,通籍赞皇猷。

不作南人党,长悬社稷忧。

封章归白简,高隐恋菟裘。

风采千人失,遗祠万古留。

波光摇宝树,云影拂沧洲。

地拟壶中胜,帆从镜里游。

仪型空岁月,蕉荔自春秋。

纵有怀湘赋,巫阳不可求。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