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漠漠叹离居,五月携违祇一书。
老怯逢迎宁免拙,病添痴懒转成疏。
江山满目堪吟咏,世事浮云任卷舒。
但得阶庭兰蕙长,白头何虑更消除。
秋光漠漠叹离居,五月携违祇一书。
老怯逢迎宁免拙,病添痴懒转成疏。
江山满目堪吟咏,世事浮云任卷舒。
但得阶庭兰蕙长,白头何虑更消除。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秋天的景色,心中涌起的离愁别绪。首联“秋光漠漠叹离居,五月携违祇一书”中,“漠漠”二字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辽阔与寂寥,诗人因离别而感伤,五月时分仅能寄出一封书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颔联“老怯逢迎宁免拙,病添痴懒转成疏”则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害怕社交,担心自己的笨拙会让人不悦;而身体的病痛和心智的慵懒,使得他更加疏远于人,不愿过多接触外界。这两句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
颈联“江山满目堪吟咏,世事浮云任卷舒”转向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面对壮丽的江山,诗人可以尽情吟诵,将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而对变幻莫测的世事,他选择以一种超脱的态度看待,如同云卷云舒般随性自然。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平静。
尾联“但得阶庭兰蕙长,白头何虑更消除”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愿望。他期待着在家中阶前种上兰草和蕙花,让它们茁壮成长,象征着家庭的和谐与幸福。即使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也不必忧虑,因为有这些美好的事物陪伴,生活依然充满希望与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哲学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大科峰头走白龙,蜿蜒绕出青芙蓉。
披烟捲雾隐复现,飞下云坪第几重。
凭虚喷薄一痕白,界破翠崖数千尺。
晴空风雨锁岩陬,浩浩松涛万壑秋。
飞湍激石石将转,雪浪撼山山欲浮。
浮山转石肆磅礴,五丁鬼斧何年凿。
顿洗烦襟三斛尘,心源活泼从疏瀹。
宋朝名硕彦,卜筑绀园幽。
涛洒琴书润,珠擎栋宇浮。
下帷修素业,通籍赞皇猷。
不作南人党,长悬社稷忧。
封章归白简,高隐恋菟裘。
风采千人失,遗祠万古留。
波光摇宝树,云影拂沧洲。
地拟壶中胜,帆从镜里游。
仪型空岁月,蕉荔自春秋。
纵有怀湘赋,巫阳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