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未千里,名山已万重。
歌传武夷曲,兴落幔亭峰。
密竹幽幽鸟,深溪隐隐舂。
黄生诗句好,吾得事游踪。
客路未千里,名山已万重。
歌传武夷曲,兴落幔亭峰。
密竹幽幽鸟,深溪隐隐舂。
黄生诗句好,吾得事游踪。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善夫在望武夷山时与友人黄元质一同赋诗的情景,展现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首句“客路未千里,名山已万重”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虽行路不远,但眼前所见的名山大川却已令人心旷神怡,仿佛已经穿越了千山万水。接下来,“歌传武夷曲,兴落幔亭峰”两句,通过歌声和诗兴的转移,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武夷山中游历的情景,歌声随着脚步传遍了武夷山的每一个角落,而诗兴则随着他们所到之处的山峰起伏变化。
“密竹幽幽鸟,深溪隐隐舂”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武夷山的静谧与生机。密密的竹林中传来鸟儿的啼鸣,深邃的溪流中隐约传来了舂米的声音,这些自然界的声响与画面,共同构成了武夷山独特的自然景观,让人心生向往。
最后,“黄生诗句好,吾得事游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黄元质诗歌才华的赞赏,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游历山水的热爱。这两句不仅赞美了黄元质的诗才,也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和共同的志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武夷山的壮美风光和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和向往。
天回地迥浩茫茫,万象昭列四气翔。
人生其中百念长,消松至灵空彷徨。
持握径寸寿无疆,专静沈默道之乡。
心游至和迓百祥,有子贤哲孙枝昌。
委运任遇神不伤,念中无营身轻康。
春妍景淑日载阳,莺鸣华发化无方。
子孙拜上千年觞,心知和悦乐未央。
昔我少壮日,与君握杯酒。
仰见明月光,邀之为三友。
一笑千古空,世事复何有。
荏苒岁月疏,相看成白首。
今吾持一觞,祝君无疆寿。
借问此觞酒,还如少年否。
与我同时人,半已成腐朽。
而我幸与君,一觞还相偶。
回首生平欢,转觉澹可久。
但醉莫复问,君歌我击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