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高阁俯人寰,画栋丹梯静可攀。
双阙参差连汉殿,千峰迢递接燕关。
楼头秋色当杯堕,槛外晴云入座閒。
松菊故园何处是,萧条三径未能还。
玉皇高阁俯人寰,画栋丹梯静可攀。
双阙参差连汉殿,千峰迢递接燕关。
楼头秋色当杯堕,槛外晴云入座閒。
松菊故园何处是,萧条三径未能还。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明朝时期,与友人一同登临显灵宫玉皇阁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受。首联“玉皇高阁俯人寰,画栋丹梯静可攀”开篇即展现出玉皇阁的雄伟气势,仿佛天宫之门,俯瞰人间,而其上的画栋丹梯则显得静谧而易于攀登,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亲近的氛围。
接着,“双阙参差连汉殿,千峰迢递接燕关”两句进一步扩展视野,将视线从玉皇阁延伸至更广阔的天地,双阙与汉殿相连,千峰与燕关相接,展现了宏大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交融,给人以时空交错之感。
“楼头秋色当杯堕,槛外晴云入座閒”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情景,秋色如酒,融入杯中,晴云轻盈地飘过栏杆,让人心境宁静,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轻松自在。
最后,“松菊故园何处是,萧条三径未能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虽然身处壮丽的景致之中,但心中却挂念着那片熟悉的松菊之地,渴望归乡的心绪跃然纸上,透露出淡淡的忧伤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在登高远眺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家乡的深深怀念,体现了古代文人墨客常见的情感表达方式——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高人好幽栖,志不在华毂。
啸歌撷兰轩,俯仰无不足。
湖之水兮湘之山,怅余昔游始东还。
澧有兰兮沅有芷,言撷秋芳渡江水。
苍梧黯惨浮云重,帝子遗庙丹青空。
长洲极浦落日外,坐见千里生蒿蓬。
灵氛掩泪歌九歌,夫君不来愁奈何。
薋菉充帱艾盈佩,玉玦捐弃江之沱。
江沱隔绝秋风早,绿叶青青紫茎好。
露华香扑芙蓉裳,佩服从君可终老。
我有猗兰操,尘土混浊久不闻。
为君弹一曲,要使六合扬清芬。
扬清芬,觐九嶷,舞干羽,三苗来。
洞庭无波春草香,却棹木兰游三湘,毋使下女徒悲伤。
当年是你,兜揽下、个侬来此。
更不与,分明道止,竟如何安置。
但随流,荡漾云痕,归鸿水底成人字。
便俐齿嚼空,金睛出火,都则不关渠事。
但惜取刹那顷,忍不得、秋瓜藤坠。
逗杀人,为霜禁冷,为风禁泪,镇柳丝、轻摆摇春水。
到历头垂杪,半酣不睬难驱使。
无端薄倖,付与乌鸢蝼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