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御制读唐书·其二》
《奉和御制读唐书·其二》全文
宋 / 夏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哲辅延清问,元和致治平。

从人成庶务,求瘼济群氓。

务远能无怠,求材可倚成。

乃知虞舜德,恭已固难名。

(0)
翻译
哲辅辅佐着清明的治理,元和时期实现了天下太平。
他引导民众处理各种事务,尽力解救百姓疾苦。
对于长远的目标,他从不懈怠,寻求贤才以助成功。
由此可知,虞舜的美德,谦逊恭敬难以用言语充分表达。
注释
哲辅:有智慧的辅佐者。
延清:延续清明。
元和:古代年号,指元和时期。
致治平:达到政治安定。
庶务:众多事务。
瘼:疾苦,困难。
群氓:大众,百姓。
务远:考虑长远。
无怠:毫不懈怠。
求材:寻求人才。
虞舜:传说中的贤君。
恭已:谦逊有礼。
难名:难以用言语形容其美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夏竦所作的《奉和御制读唐书(其二)》中的一段。诗人以哲辅(贤明辅佐)的形象,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理想追求。"延清问"象征着对清明政治的向往,"元和致治平"则寓意着在和谐稳定的局面下实现国家的繁荣。"从人成庶务"强调了贤臣辅佐的重要性,"求瘼济群氓"则体现了对百姓疾苦的关怀和救济。

"务远能无怠"表明了持之以恒的精神,"求材可倚成"则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视和选拔。最后两句"乃知虞舜德,恭已固难名",通过赞美虞舜的谦恭美德,暗示了理想的君主应当以身作则,其德行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赞扬了贤臣辅政和君主以德治国的理念,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秩序的追求。

作者介绍
夏竦

夏竦
朝代:宋   字:子乔   籍贯: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   生辰:985—1051年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猜你喜欢

水龙吟.怀柴季娴表嫂兼谢画梅

朱阑曲槛闲凭,松篁掩映深深院。

丹枫染遍,黄花初放,色深香浅。

玉案联吟,锦笺分韵,珠玑新璨。

最无端牧笛,声声起处,催日落,横塘晚。

别后蒹葭水远。正空闺、梨云梦断。

丹青一幅,天风吹坠,罗浮春满。

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毫端如见。

怕朝来、翠羽双双飞去,莫晶帘卷。

(0)

临江仙·其二越溪艳色

一片若耶溪水,春风洗净铅华。苧萝西去那人家。

淡烟笼薄雾,新绿衬啼鸦。

惆怅苏台麋鹿,凄凉吴苑莺花。浪传曾泛五湖槎。

青台明月夜,冷落旧云霞。

(0)

踏莎行.绣云山房听刘河女子沈素贞弹词,偕悔堂弟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歌喉一似抛珠串。

无多绮语最撩人,昼长静听浑忘倦。

离合难凭,悲欢易变,古今只为情留恋。

分明江上旧琵琶,青衫司马休轻见。

(0)

春光好

风力软,弄晴天。柳如烟。水满平湖看画船。簇神仙。

百舌黄鹂交语,一声一啭堪怜。好花多在鬓云边。

晓妆鲜。

(0)

满庭芳.春怨

帘月光微,屏山昼寂,断魂长绕离亭。

小窗人静,无语正伤情。

独对残灯明灭,空憔悴、难问寒英。

熏笼倚,香销镂枕,愁极不闻更。清清。

听塞雁、天边嘹唳,往事频惊。

叹薇花梦杳,翠黛凝横。

漫说流黄锦字,何处寄、天上瑶京。

多少恨,凭风吹去,飞绕凤凰城。

(0)

清平乐.春暮

东风弄晓。绿柳堤边袅。何事丝丝垂缭绕。

惹尽空闲烦恼。落花舞絮盈盈。难禁春色飘零。

日暮云天碧外,那堪百啭莺声。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