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辅延清问,元和致治平。
从人成庶务,求瘼济群氓。
务远能无怠,求材可倚成。
乃知虞舜德,恭已固难名。
哲辅延清问,元和致治平。
从人成庶务,求瘼济群氓。
务远能无怠,求材可倚成。
乃知虞舜德,恭已固难名。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夏竦所作的《奉和御制读唐书(其二)》中的一段。诗人以哲辅(贤明辅佐)的形象,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理想追求。"延清问"象征着对清明政治的向往,"元和致治平"则寓意着在和谐稳定的局面下实现国家的繁荣。"从人成庶务"强调了贤臣辅佐的重要性,"求瘼济群氓"则体现了对百姓疾苦的关怀和救济。
"务远能无怠"表明了持之以恒的精神,"求材可倚成"则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视和选拔。最后两句"乃知虞舜德,恭已固难名",通过赞美虞舜的谦恭美德,暗示了理想的君主应当以身作则,其德行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赞扬了贤臣辅政和君主以德治国的理念,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秩序的追求。
朱阑曲槛闲凭,松篁掩映深深院。
丹枫染遍,黄花初放,色深香浅。
玉案联吟,锦笺分韵,珠玑新璨。
最无端牧笛,声声起处,催日落,横塘晚。
别后蒹葭水远。正空闺、梨云梦断。
丹青一幅,天风吹坠,罗浮春满。
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毫端如见。
怕朝来、翠羽双双飞去,莫晶帘卷。
帘月光微,屏山昼寂,断魂长绕离亭。
小窗人静,无语正伤情。
独对残灯明灭,空憔悴、难问寒英。
熏笼倚,香销镂枕,愁极不闻更。清清。
听塞雁、天边嘹唳,往事频惊。
叹薇花梦杳,翠黛凝横。
漫说流黄锦字,何处寄、天上瑶京。
多少恨,凭风吹去,飞绕凤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