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焦山古鼎歌和沈德潜韵》
《焦山古鼎歌和沈德潜韵》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造物精气屯于屯,周宣石鼓此仲昆。

二物不共沧桑变,似与姬氏留乾坤。

昔步太学抚十列,今来浮玉瞻独存。

讵嫌梵呗雁堂寂,饱谙世态龙宫蹲。

禹铸九鼎象百物,魑魅魍魉褫神魂。

周衰楚乃问轻重,定郏沉泗纷迹痕。

何似镌泐传世泽,明标五字无多言。

是时风露正澄霁,昨夜丁甲已揩扪。

初如天阊辟虎豹,复如地轴巍昆崙。

坐令百虑静一旦,瞥见法器当空门。

歊云吐景耀光采,沕沕穆穆胚浑浑。

底须石鼓合丰剑,千秋宜镇化人园。

奸相覆餗何取此,诚哉利足使智昏。

韩苏大笔彼兼擅,德潜长歌此独论。

从来诗人志磊落,要令一发万气吞。

山头时见鸾鹤下,江面静阅羲娥奔。

德潜强韵我步元,奚用君门排九阍。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朝乾隆皇帝所作,名为《焦山古鼎歌和沈德潜韵》。诗中描绘了对古代文物——焦山古鼎的赞美与敬仰之情,同时也融入了对历史变迁、文化传承以及人性善恶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提到“造物精气屯于屯”,以自然界的精气凝聚象征着古鼎蕴含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接着,通过“周宣石鼓此仲昆”将古鼎与石鼓并提,强调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诗人感叹这两件文物虽历经沧桑,却仿佛与周朝的姬氏王朝一同留存于世间,寓意深厚。

接下来,诗人回忆自己在太学的时光,抚触过十列的文物,如今来到浮玉山,再次瞻仰古鼎,表达了对古物的深情厚意。他进一步指出,古鼎虽处佛寺之中,梵呗声寂,但其见证了世态炎凉,如同龙宫中的宝物,历经岁月而不减其威严。

诗人引用了古代传说中的九鼎,象征着权力与秩序,以及魑魅魍魉被震慑的故事,以此来赞颂古鼎的神圣与力量。接着,他提及周朝衰败后楚国询问鼎的轻重,以及定郏、沉泗等地的历史痕迹,进一步强调了古鼎作为历史见证者的角色。

诗中特别提到古鼎上刻有的五字铭文,简洁而深邃,体现了古人智慧的凝练。诗人描绘了风露澄霁的夜晚,古鼎在月光下熠熠生辉的景象,以及其内部蕴含的力量与光芒。他提出,古鼎无需与丰剑合璧,就能镇守化人园,成为化育人心的法器。

诗人借古喻今,反思奸邪之徒对古物的觊觎,指出这只会导致智慧的迷失。他赞扬韩愈、苏轼等文学大家的才华,并以德潜的长歌为引,表达出诗人志向高远,能够以一发之力吞纳万物的豪情。

最后,诗人想象山头鸾鹤的降临与江面羲娥的奔腾,象征着古鼎所承载的文化与精神的永恒流传。他邀请读者跟随自己的脚步,共同探索古鼎背后的世界,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仰与传承的决心。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九日阻雨晚晴二首·其一

秋气重阳故故深,临栏极目一披襟。

紫萸黄菊常年事,冷雨凄风此日心。

节物将迎人易老,尘埃追逐我难任。

笑驱万虑归何有,独自低头课楚吟。

(0)

我爱淳安好·其九

我爱淳安好,薰陶圣治馨。

执呼民听命,期纵草生囹。

栏栅虚长庑,桁杨卧一庭。

国家仁泽厚,今日可无刑。

(0)

游虎丘·其二

碧玉千寻剑影寒,夜深光怪逼危阑。

句吴霸略成尘土,空有青山覆石坛。

(0)

海南气候与中州异群花皆早发至春时已尽独荷花自三四月开至穷腊与梅菊相接虽花头小而香色可爱顷岁苏端明谪居此郡尝和渊明诗其略云城南有荒池琐细谁复采幽姿小芙蕖香色独未改即此池也今五十馀年池益增广临川陈使君复结屋其上名宾燕堂今夏得雨迟七月末花方盛开因成此诗约胜日为采莲之集云

秋来雨足溢方塘,华屋临流四面凉。

风飐圆荷翻翠盖,水涵芳蕊艳红妆。

淡烟难掩天真色,薄日时烘自在香。

诗老未须讥琐细,解陪梅菊到冰霜。

(0)

茶岭

绝顶方知天柱云,早芽先破禁宫春。

琳罂入贡无多种,附陇鎗旗尽得珍。

(0)

读容斋三笔记

大历谋臣匪尽忠,时君好佛遂成风。

详陈福业因元载,轻授仪同付不空。

此日有丘犹血刃,后来无赏失边功。

代宗缪滥惟何甚,千古容斋直笔公。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