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无处避炎蒸,欲叫西风叫不应。
恨乏白檀除热恼,心思赤脚踏层冰。
醉游河朔谁同往,表借明光愧不能。
闻有山林最深处,清凉境界著高僧。
世间无处避炎蒸,欲叫西风叫不应。
恨乏白檀除热恼,心思赤脚踏层冰。
醉游河朔谁同往,表借明光愧不能。
闻有山林最深处,清凉境界著高僧。
这首宋诗《约黄董二亲与桂堂诸侄避暑》是宋代诗人戴敏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在酷暑难耐的季节中,渴望寻找清凉之地的愿望。首句“世间无处避炎蒸”直接描绘出暑热逼人的环境,人们无处可逃。接着,“欲叫西风叫不应”以拟人手法,写出对凉爽西风的呼唤无果,暗示了夏日炎热的无奈。
诗人遗憾自己没有白檀这样的良药来驱除热病,“恨乏白檀除热恼”,流露出对清凉的向往和现实困境的感慨。他想象着赤脚踏在冰冷的层冰之上,虽然寒冷,却能暂时带来一丝凉意,这反映了他对清凉环境的极度渴望。
“醉游河朔谁同往”表达出诗人邀请亲朋共度清凉之意,但又自嘲无人同行,“愧不能”三字透露出些许孤独和遗憾。最后,诗人寄希望于山林深处的清凉世界,那里有“清凉境界著高僧”,隐含着对超脱尘世、静心修行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日炎炎与内心渴望清凉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清凉避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灵山瞬目,早是周遮。良马窥鞭,岂为英俊。
岩间宴坐,天帝散花。无说无闻,藏头露影。
少林面壁,计较未成。立雪断肱,辜他衲子。
黄梅呈颂,胜负偏枯。半夜传衣,瞒人不少。
从上来事,合作么生。
岂假人天众前摇唇鼓舌,竞锐争锋。
互立主宾,交参问答。检点将来,弥天过犯。
不因檀信方敲唱,争见龙华会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