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盛行之画梅卷》
《题盛行之画梅卷》全文
明 / 徐熥   形式: 古风

盛君画梅太奇绝,老干如龙更如铁。

笔底幽魂冷不彻,满纸枯株三丈雪。

六月披图身欲僵,一堂坐客皆闻香。

就中先辈多评章,佳者长沙之李华亭张。

当时此物果谁有,杨公成玉扬州守。

公也珍之若琼玖,自谓此图传不朽。

子孙弃之同敝帚,百年竟落他人手。

峡水林君偶得之,不惟爱梅兼爱诗。

犹记当初兵火时,居民鼠窜家流离。

书籍图画焚无遗,此图藏之高树枝。

倭奴虽黠那能知,淫雨沾湿寒风吹。

鬼神呵护无损亏,吁嗟此图亦已奇。

付与妙手重装池,千秋万岁无离披,千秋万岁无离披。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名为《题盛行之画梅卷》,是对一幅描绘梅花的画作的赞美。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这幅画作的非凡之处。

首先,诗人赞扬了画作的构图和笔法,形容梅树的老干如同龙蛇般蜿蜒,又如铁铸一般坚韧,展现了梅树的苍劲与生命力。接着,诗人描述了画面上的梅枝仿佛蕴含着幽深的灵魂,即使在寒冷中也不减其冷冽之气,满纸的梅枝仿佛覆盖着三丈厚的雪,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壮丽的景象。

进一步,诗人通过想象,描绘了观画时的情景:在炎热的六月,人们在画前站立,仿佛被画中的气息所感染,感到身体逐渐僵硬,但同时也能感受到一股淡淡的香气。诗中还提到,许多前辈对此画进行了品评,其中不乏对长沙李华亭和张的赞誉,暗示这幅画作在当时就已经享有极高的声誉。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幅画作的命运却充满了变数。它曾被一位扬州官员珍藏,视为珍宝,但后来却被他的子孙视为无用之物,最终落入他人之手。幸运的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一位名叫林君的人得到了这幅画,并不仅因为画中的梅花而喜爱,还因为画上的诗句。在战乱时期,居民四处逃亡,书籍和图画都被焚烧殆尽,而这幅画却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躲过了战火的摧残。

尽管日本人狡猾,但他们无法识破这幅画的价值,任凭风雨侵蚀,画作依然完好无损。诗人感叹于这幅画的神奇命运,并希望它能够得到妥善的保护,流传千秋万岁,不受任何损害。

整首诗通过对这幅画作的描绘和赞美,不仅展示了梅花的美丽与坚韧,也反映了艺术作品在历史长河中的命运起伏,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传承。

作者介绍
徐熥

徐熥
朝代:明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猜你喜欢

送吴思斋甲家彻帐还新建

乡曲斯文同气味,宦还更值是年家。

君为倡道文中子,我亦知人鲍叔牙。

一贯浑融宣父妙,六经破碎汉儒差。

此行细认先天信,驿路梅梢处处花。

(0)

次长沙府庠友吉桂峰韵

清昼庭阴覆绿苔,儒仙跨鹤九霄来。

丰神壁立倾人仰,谈笑风生喜帐开。

名位尚期天北斗,履声端拟殿东阶。

此生相见嗟何晚,谩托东风报好怀。

(0)

次莆友王次溪见示潮州金山迁建周元公祠落成次大尹颜双塘韵四首录三·其三

高祠瞻拜恨无缘,几度羹墙思俨然。

好调莺啼脩竹里,清流水绕画栏前。

四时草合金山地,十丈花开玉井莲。

太极生生何所拟,一轮月落万千川。

(0)

宝成祝寿

整饰梵宫效我劳,云房待漏集英豪。

山呼声彻低阊阖,香雾清分湿笏袍。

列爵岂云南殿远,举头便见北辰高。

万年君子昭明戒,一统乾坤入浪淘。

(0)

戏题壁间

几遍龙门点额来,青灯依旧坐书台。

蟾宫有路终须到,未许时人笑短才。

(0)

新春试笔

值新春举笔,且放下心中忧戚,得失凶吉与损益。

造化有个自然数,也归于一。

人间几个邵尧夫,都把将来期必。

料皇天生我是男儿,终不与鸱鸮为匹。

信步行行,到前头当有真消息。

万一不然,吾将置穷达于殊途,且论平生心迹。

掷笔问乾坤,乾坤不对,乾坤默识。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