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昼庭阴覆绿苔,儒仙跨鹤九霄来。
丰神壁立倾人仰,谈笑风生喜帐开。
名位尚期天北斗,履声端拟殿东阶。
此生相见嗟何晚,谩托东风报好怀。
清昼庭阴覆绿苔,儒仙跨鹤九霄来。
丰神壁立倾人仰,谈笑风生喜帐开。
名位尚期天北斗,履声端拟殿东阶。
此生相见嗟何晚,谩托东风报好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儒雅高士的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的风采与气度。首句“清昼庭阴覆绿苔”,以清晨的宁静与庭院的幽静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儒仙跨鹤九霄来”一句,运用了仙鹤飞翔的意象,象征着主人公的非凡身份和超凡脱俗的气质,仿佛从云端而来,增添了神秘与尊贵之感。
“丰神壁立倾人仰,谈笑风生喜帐开”两句,进一步刻画了这位儒仙的风采。他不仅仪表堂堂,令人敬仰,而且言谈之中充满智慧与幽默,使得气氛变得轻松愉快。这里运用了“丰神”、“壁立”等词汇,形象地描绘了人物的英姿与魅力。
“名位尚期天北斗,履声端拟殿东阶”则表达了对这位儒仙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未来的期待。他不仅在学术上有着崇高的地位,还被寄予了引领时代、影响社会的厚望。这两句中的“天北斗”和“殿东阶”分别象征着高位与权威,体现了人们对他的尊敬与期待。
最后,“此生相见嗟何晚,谩托东风报好怀”表达了诗人对未能早些结识这位儒仙的遗憾,以及希望未来能有机会再次相会的美好愿望。通过“东风”这一意象,诗人巧妙地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希望能够借助春风传递对朋友的思念与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儒仙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高尚的人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的敬仰与期待,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渴望。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蜀道难从昔,郧山不易哉。
分峨云作戍,如滟雪成堆。
忽頫龙宫迫,俄惊鸟道开。
旌旗从地涌,鼓吹薄岩回。
无虎心时动,非猿响亦哀。
胁肩峰岝崿,齧履浪喧豗。
麇子甘从徙,郧公肯再来。
俱言叱驭好,未有凿空才。
一卧三钻火,扶携厌此身。
验来方渐少,点罢药堪贫。
万事须归病,千秋肯傍人。
傲春僵后木,愁影钓馀鳞。
绿醑判教负,黄花也自颦。
久甘吾道左,翻得物情真。
书癖仍玄晏,诗名岂照邻。
亦知多掩镜,揽罢易沾巾。
卓荦怜吾子,交游见古风。
官仍时论外,名岂众人中。
国事谈兵异,风尘受寄同。
潮平天自迩,瘴合岭逾雄。
帆落羊城雁,旌回象郡虹。
铜标伏波塞,金屋尉佗宫。
自古危秦政,於今失汉功。
行霜山鬼避,泣露海人通。
尔去能迁木,予留竟转蓬。
虔刀赠秋水,挥手帝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