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松石斋》
《松石斋》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苍松落落偃虬龙,片石谽谺耸碧峰。

石倚松根添瘦漏,松穿石罅转丰秾。

岁寒永结三生契,茅土曾加万户封。

圣代祗今须柱石,大山长谷可能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松石相依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首联“苍松落落偃虬龙,片石谽谺耸碧峰”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苍松与峭壁的对比,松树如同偃卧的虬龙般坚韧挺拔,而岩石则如碧峰般峻峭,两者相互衬托,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颔联“石倚松根添瘦漏,松穿石罅转丰秾”进一步描绘了松石之间的关系,岩石倚靠在松树的根部,为松树增添了一种瘦削之美;而松树则穿透岩石的缝隙,展现出其丰茂与生机。这一联通过松石的互动,表现了自然界中生命与岩石的共生共存,以及生命力的顽强与不屈。

颈联“岁寒永结三生契,茅土曾加万户封”表达了诗人对松石之间永恒友谊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崇敬之情。岁寒三友的传统象征着友谊的长久与坚贞,而“茅土曾加万户封”则可能暗指对自然之美的赞颂与对自然界的尊重。

尾联“圣代祗今须柱石,大山长谷可能容”则将自然景观上升到社会与历史的高度,表达了对当世需要稳固根基(柱石)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广阔与包容性,能够容纳各种生命与文明的发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松石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友谊、尊重自然、社会秩序与个人品格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关系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奉和郑薰相公

三四株松匝草亭,便成彭泽柳为名。

莲峰隐去难辞阙,浐水朝回与出城。

(0)

八月奉教作

黄叶秋风起,苍葭晓露团。

鹤鸣初警候,雁上欲凌寒。

月镜如开匣,云缨似缀冠。

清尊对旻序,高宴有馀欢。

(0)

感遇十二首·其九

抱影吟中夜,谁闻此叹息。

美人适异方,庭树含幽色。

白云愁不见,沧海飞无翼。

凤皇一朝来,竹花斯可食。

(0)

新乐府.青石.激忠烈也

青石出自蓝田山,兼车运载来长安。

工人磨琢欲何用,石不能言我代言。

不愿作人家墓前神道碣,坟土未乾名已灭。

不愿作官家道旁德政碑,不镌实录镌虚辞。

愿为颜氏段氏碑,雕镂太尉与太师。

刻此两片坚贞质,状彼二人忠烈姿。

义心如石屹不转,死节如石确不移。

如观奋击朱泚日,似见叱诃希烈时。

各于其上题名谥,一置高山一沈水。

陵谷虽迁碑独存,骨化为尘名不死。

长使不忠不烈臣,观碑改节慕为人。

慕为人,劝事君。

(0)

出关路

山川函谷路,尘土游子颜。

萧条去国意,秋风生故关。

(0)

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

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

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

可惜春风老,无嫌酒盏深。

辞花送寒食,并在此时心。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