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啸高台望广原,百花今有几花存。
从来玉貌难长姣,错恨青皇是薄恩。
灯烛西宫虚绛帐,淋铃南内怨黄昏。
谁能更展回春手,惆怅隋家旧日园。
舒啸高台望广原,百花今有几花存。
从来玉貌难长姣,错恨青皇是薄恩。
灯烛西宫虚绛帐,淋铃南内怨黄昏。
谁能更展回春手,惆怅隋家旧日园。
这首诗以落花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首句“舒啸高台望广原”,诗人站在高台上远眺,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姿态。接着,“百花今有几花存”一句,将目光聚焦于眼前的景象——百花凋零,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消逝。接下来,“从来玉貌难长姣,错恨青皇是薄恩”两句,诗人将落花比作“玉貌”,感叹其难以保持长久的美丽,同时指责春天(青皇)给予的恩惠不足,暗含对时光无情的无奈与不满。
后半部分,“灯烛西宫虚绛帐,淋铃南内怨黄昏”描绘了宫廷中的凄凉景象,通过“虚绛帐”和“怨黄昏”的描述,进一步渲染了时间流逝带来的空虚与哀愁。最后,“谁能更展回春手,惆怅隋家旧日园”表达了对重获生机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惋惜。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落花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美好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久知乘传入西州,鸡黍从容本不谋。
户外惊尘尺书至,眼中飞浪片帆收。
山林病骨烦三顾,湖海离肠欲万周。
尚有光华贲岑寂,箧中佳句得长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