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方困旅食,予亦误朝簪。
自索东方米,谁多季子金。
高门万马散,穷巷一灯深。
客主竟何事,萧条梁父吟。
君方困旅食,予亦误朝簪。
自索东方米,谁多季子金。
高门万马散,穷巷一灯深。
客主竟何事,萧条梁父吟。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题为《次韵酬昌叔羁旅之作》。诗中通过对比富贵与贫穷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羁旅之境况的理解和同情。
首句“君方困旅食”指朋友羁旅时的困顿处境,吃不上好饭菜;而“我亦误朝簪”则是说自己也曾经历过早晨匆忙穿戴冠簪的忙乱生活。第二句中的“自索东方米”表明朋友在外地辛苦寻找生计,“谁多季子金”则隐含对富人季子家财富厚的一种讽刺。
第三句“高门万马散,穷巷一灯深”是通过对比来描绘出两种生活的鲜明对照:高大的门前车水马龙,而贫穷的小巷只能有一盏孤独的灯光。最后,“客主竟何事,萧条梁父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羁旅之境况的关切,以及自己内心的感慨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暗示,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感慨。
江夏吴生久物故,画手人间无独步。
尔来张子出大梁,又见丹青照缣素。
奈何绝艺多自惜,未许千金换真迹。
高士飞扬不易驯,贵人造请空无益。
遥闻病叟耽玄理,为画释迦兼大士。
贯休罗汉殊未工,虎头金粟真堪拟。
精舍安居伴白云,玉毫瞻礼对垆薰。
他年负入深山去,应写伽陀重赠君。
代马怨殊群,越鸟欢同族。
如何平生爱,分背乖心曲。
悠悠间乡县,冉冉踰凉燠。
念子行寡偶,我居亦㷀独。
疲痾暂逃位,饥寒方殉禄。
出处虽未同,身世均羁束。
山林鲜疵吝,市朝多宠辱。
寄言讯之子,迟望归来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