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蛩啼壁声凄楚。诉到沧桑苦。杜门休再傍危楼。
怕见西山薇蕨尽含羞。十年磨剑抛难得。
此意何人识。回肠荡气写瑶琴。
悄倚红梨几度费沉吟。
冷蛩啼壁声凄楚。诉到沧桑苦。杜门休再傍危楼。
怕见西山薇蕨尽含羞。十年磨剑抛难得。
此意何人识。回肠荡气写瑶琴。
悄倚红梨几度费沉吟。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词作《虞美人·题亚卢磨剑室词》由高旭所作,以冷蛩的悲鸣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冷蛩啼壁声凄楚",通过秋虫的哀鸣,表达了词人心中的孤寂与沧桑之感。"诉到沧桑苦"进一步揭示了词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接下来,词人表达了自己的避世情绪:"杜门休再傍危楼。怕见西山薇蕨尽含羞。"他选择闭门不出,不再登高望远,因为看到山上的薇蕨(象征隐士生活)也因时光流逝而凋零,这让他感到心痛和自责。
"十年磨剑抛难得",词人回顾自己过去的付出和努力,但似乎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同或理解,这句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失落和无奈。"此意何人识"则表达了他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最后两句"回肠荡气写瑶琴。悄倚红梨几度费沉吟",词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琴音之中,独自在红梨木的琴旁默默弹奏,反复思考,显示出他的内心世界丰富而深沉,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深思索。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自然景物和自身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词人的人生感慨和内心世界。
咄哉凶虿尔何物,大地清光坐阏郁。
诗人愤视天偏盲,痴想嫦娥与洗熨。
浇愁我辈聊饮醇,琼楼高处滋苦辛。
沈沈八万三千户,不减下界流民贫。
交会由来盈则食,欲放光明例昏黑。
太阴弓矢久不供,剩共保章志侧匿。
私忧荧惑危欃枪,士女击鉴徒尔忙。
搥环破璧须臾耳,还汝当头明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