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晁质夫太丞知深州》
《送晁质夫太丞知深州》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芜蒌问古亭,春入饶阳城。

豆粥君王远,壶浆刺史迎。

地凉宜牧马,塞近惯调兵。

为寄井泉石,老来思目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cháozhìtàichéngzhīshēnzhōu
sòng / méiyáochén

lóuwèntíngchūnráoyángchéng

dòuzhōujūnwángyuǎnjiāngshǐyíng

liángsāijìnguàntiáobīng

wèijǐngquánshílǎoláimíng

翻译
芜蒌询问古老的亭台,春天已进入饶阳城。
豆粥不再供应给远方的君王,地方官员出迎壶浆以示欢迎。
凉爽之地适宜放牧马匹,边境附近常有军队调动。
我想要寄去井泉和山石,只因年迈渴望视力清晰。
注释
芜蒌:一种植物,根茎可食用。
古亭:古老的亭子,可能指代历史遗迹。
豆粥:用豆子煮成的粥,古代常见食物。
君王:古代最高统治者。
壶浆:古时百姓迎接官员的习俗,用壶盛酒或水以示敬意。
刺史:古代官职,地方长官。
地凉:气候凉爽。
牧马:饲养马匹。
塞近:靠近边塞。
调兵:调动军队。
井泉石:自然之物,可能象征家乡或宁静生活。
目明:视力清晰,也暗指希望眼睛能看见远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晁质夫太丞知深州》。诗中,诗人以芜蒌(一种植物)和古亭为引子,描绘了春天来临之际饶阳城的景象。他提到豆粥成为远方君王的简朴食物,而当地刺史则热情地以壶浆相迎,显示出地方官员的谦恭和对晁太丞的欢迎。接着,诗人通过“地凉宜牧马”和“塞近惯调兵”,暗示了深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既是适宜放牧之地,又是军事上易守难攻之处。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晁质夫的祝愿,希望他在深州能享受到清冽的井泉和山石,这些自然之物或许能帮助他在忙碌的政务中保持清晰的视力,寓意着对眼睛健康的关注和对朋友的关爱。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远,体现了送别诗常见的寄托与祝愿之情。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东津岸同沈太史何大行晚眺

青草黄蒿满野田,溪行尽日断人烟。

落霞几抺青螺小,此是浔南夕照天。

(0)

东洲清隐卷

薜萝门径掩清风,高隐东洲有此公。

新甓常开留客醉,旧书多积课儿攻。

东林牧散秋云外,远浦渔歌夕照中。

笑傲乾坤双眼阔,好怀收拾入诗筒。

(0)

游仙·其二

乾坤委吾形,夙禀山泽姿。

登拟王屋巅,泛彼东坑湄。

吹嘘肤寸云,为霖注枯畦。

朅来溯崇涧,啮舟石离离。

幽事契衷曲,撷藻抚涟漪。

大鹏堕微毳,迎风薄天地。

毫窍禀灵气,翘越卑藩篱。始信佺期志,??黄小知。

(0)

冯御史执之贾主事璇同游太明寺·其二

骋望摅幽抱,兹游良已迟。

冈峦联楚蜀,台殿阅陈隋。

云物苍茫外,莺花寂历时。

谈兵怀杜牧,对酒写乌丝。

(0)

游东湖普恩霞屿诸寺

东游如入辋川图,野鸟沙禽共唤呼。

碧树森罗三宝地,青山环绕万金湖。

人逢首夏衣穿葛,节近端阳酒泛蒲。

一宿招提扪藓壁,达摩还面九年无。

(0)

拜湖后张四舅墓

湖后山前度石桥,斧堂三尺众峰朝。

行经雾霭迷榛莽,拜起岚光动树标。

假馆曾闻庭下训,知音先识爨中焦。

今朝一掬羊昙泪,洒向东风湿柳条。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