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岳王之坟西湖上,至今树枝尚南向。
草木犹知表荩臣,君王乃尔崇奸相。
青衣行酒谁家亲,十年血战为谁人。
忠勋翻见遭杀戮,□儿未必能亡秦。
呜呼臣飞死,臣浚喜,臣浚无言世忠靡。
桧书夜报四太子,臣构再拜从此始。
我闻岳王之坟西湖上,至今树枝尚南向。
草木犹知表荩臣,君王乃尔崇奸相。
青衣行酒谁家亲,十年血战为谁人。
忠勋翻见遭杀戮,□儿未必能亡秦。
呜呼臣飞死,臣浚喜,臣浚无言世忠靡。
桧书夜报四太子,臣构再拜从此始。
这首诗名为《岳王坟》,由明代诗人丘浚所作。诗中以岳飞和秦桧的历史人物为背景,表达了对岳飞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以及对秦桧奸佞行为的批判。
首句“我闻岳王之坟西湖上”,点明了岳飞墓地的位置在杭州西湖畔,引出对岳飞事迹的追忆。接着,“至今树枝尚南向”描绘了岳飞墓前树枝依然指向南方的景象,象征着岳飞对故国的忠诚不渝。
“草木犹知表荩臣”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草木人格化,表达出自然界对岳飞忠诚品质的敬仰。而“君王乃尔崇奸相”则直接批评了统治者的昏庸,将岳飞的忠诚与秦桧的奸佞形成鲜明对比。
“青衣行酒谁家亲”一句,通过描述侍女为岳飞送酒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岳飞生前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其被冤枉的命运。接下来,“十年血战为谁人”表达了岳飞为国家民族浴血奋战的壮志,却最终未能得到公正对待的悲愤。
“忠勋翻见遭杀戮”一句,直指岳飞因忠心而遭受的不公待遇,体现了诗人的深切同情。最后,“□儿未必能亡秦”一句,虽然文字有所缺失,但可以理解为岳飞虽未能直接灭亡秦国(此处应为宋朝的敌人),但其忠诚与英勇的精神将激励后人,如同“□儿”一般,终将实现国家的统一与强盛。
整首诗情感饱满,通过对岳飞形象的塑造和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与对奸佞的谴责,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