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本姓竺,开士旧名林。
一入春山里,千峰不可寻。
新年芳草遍,度日白云深。
欲问微官去,悬知讶此心。
高僧本姓竺,开士旧名林。
一入春山里,千峰不可寻。
新年芳草遍,度日白云深。
欲问微官去,悬知讶此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归隐自然的境况。开头“高僧本姓竺,开士旧名林”两句,是对高僧身份和法号的介绍,为读者提供了人物背景。紧接着,“一入春山里,千峰不可寻”则描绘出高僧进入山中后,与世隔绝的景象,通过“千峰”表达山势的雄伟,同时也映射出高僧与尘世的距离感。
第三句“新年芳草遍”,以新年的芳草来形容春天的到来,这是自然界更新换代的象征,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紧跟着的“度日白云深”,则通过高僧在山中度过一天,目光所及之处皆为白云,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心境澄明的状态。
最后两句“欲问微官去,悬知讶此心”表现了诗人对高僧隐居生活的好奇和向往。这里的“微官”指的是高僧所追求的精神境界,而非世俗意义上的职位或地位。“悬知讶此心”则表达了一种既敬仰又难以捉摸的心情,诗人对高僧那种超然物外、深不可测的心灵状态充满了惊叹。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描绘和对高僧精神世界的探讨,展现了一个与世隔绝却又心向往之的宁静境界。
苦寒冽冽日夜增,朔风轩轩势相凌。
遥山顽碧空崚嶒,高堂闲坐拥敝缯。
欲釂一杯意已仍,浩歌黄竹但伏膺。
愁云漫漫方四腾,海气上薄初不胜。
雪霰杂下风作棱,渐著弱柳头鬅鬙。
半积轩砌发幽层,枯树兀兀愁饥鹰。
纷然不已失沟塍,一饮一斗心易矜。
试步薄冰犹战兢,圆圭方璧降复登。
忆昔前年正严凝,摄事大蜡清晨兴。
平生看雪实未曾,健仆骏马半醉乘。
或前或后望交朋,不辨明河与玉渑。
烈火万炬气不蒸,被面惟有冻与冰。
归来心目如水澄,喜看道旁刳作灯。
丰年为瑞古有称,冻死何暇谈邹滕。
欲邀君饮恨不能,相酬莫问准与绳。
《次酬韵李正甫对雪》【宋·沈辽】苦寒冽冽日夜增,朔风轩轩势相凌。遥山顽碧空崚嶒,高堂闲坐拥敝缯。欲釂一杯意已仍,浩歌黄竹但伏膺。愁云漫漫方四腾,海气上薄初不胜。雪霰杂下风作棱,渐著弱柳头鬅鬙。半积轩砌发幽层,枯树兀兀愁饥鹰。纷然不已失沟塍,一饮一斗心易矜。试步薄冰犹战兢,圆圭方璧降复登。忆昔前年正严凝,摄事大蜡清晨兴。平生看雪实未曾,健仆骏马半醉乘。或前或后望交朋,不辨明河与玉渑。烈火万炬气不蒸,被面惟有冻与冰。归来心目如水澄,喜看道旁刳作灯。丰年为瑞古有称,冻死何暇谈邹滕。欲邀君饮恨不能,相酬莫问准与绳。
https://shici.929r.com/shici/9EPd2XZc.html
早游诸方见佛祖,若能开口便相许。
长爱当时王老师,不开粗言反细语。
大道逍遥本不遐,青天万里孤鸿举。
比来多病卧环堵,低头不茹亦不吐。
上座何为相示来,龙驹岂烦伯乐顾。
更须归去造丈室,擎拳便是诸魔路。
畴昔来会稽,浮舟出江堤。
苍茫望津道,隐隐辟招提。
虚气发峻岭,疑有至人栖。
龙象兹拥卫,群木皆萋萋。
吾家浮屠老,早岁离烦迷。
持律破三业,悟道臻渊倪。
法网覆众生,一念绝町畦。
戒刀割大荤,水陆无象犀。
凡物有极势,固难叙阶梯。
兀然被衣裓,谁能判金泥。
六时宣法音,万生荷提携。
愚人本无识,有识自难稽。
如我解所说,安可议东西。
稽首送归驭,信美旧山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