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夜羁窗望月》
《中秋夜羁窗望月》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一片清光流远色,千般愁照止窗阴。

窗外何人能玩月,颇疑窗月为谁临。

庭树摇风长飒飒,寒娟浥露转沉沉。

可怜此夜徘徊月,比似千年情倍深。

千年月色终如古,此夜人心独异今。

若道山河仍旧彩,且从关笛听新音。

玉堆久绝征人望,金屋空存汉女心。

并作凄凉羁客绪,不可高歌不忍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羁旅之人于窗前望月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洒满大地的清冷与静谧,以及月色下万物的沉静与哀愁。首句“一片清光流远色”,以“清光”和“远色”描绘出月光的柔和与深远,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千般愁照止窗阴”,将月光的照射与人的愁绪巧妙结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窗外何人能玩月,颇疑窗月为谁临。”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问,窗外的月光是否也有着自己的主人,或是为谁而降临。这种疑问中蕴含着对孤独与归属感的思考。

“庭树摇风长飒飒,寒娟浥露转沉沉。”通过描写秋夜的风声和露水,诗人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凄凉,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可怜此夜徘徊月,比似千年情倍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的怜悯之情,认为这轮月光承载了千年的情感,比之任何时刻都更为深厚。这种对比强调了月光作为情感载体的独特魅力。

“千年月色终如古,此夜人心独异今。”诗人在此处反思了时间的流逝与人心的变化,尽管月色依旧,但人们的心境却已不同往昔。这种对比引发了对永恒与瞬间、不变与变化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若道山河仍旧彩,且从关笛听新音。”诗人假设山河依旧美丽,但在这样的夜晚,他更愿意倾听关外的笛声,或许是在寻找一种新的情感体验或逃避现实的无奈。

“玉堆久绝征人望,金屋空存汉女心。”这两句引用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战争与爱情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中失去的遗憾。

“并作凄凉羁客绪,不可高歌不忍吟。”最后两句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诗人面对中秋之夜的孤独与哀愁,既无法高歌以抒发情感,也不忍心吟唱,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月色的描绘,以及对孤独、思念、时间流转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哲思。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军回

两行旌旆引鸣笳,万骑宵严不敢哗。

隔岸水声冲石响,罩山云脚受风斜。

孤村月落时闻犬,古塞春残不见华。

归骑莫嫌征路滑,凉风吹雨洒尘沙。

(0)

和夏选部齐宿韵四首·其二

寂寂寒窗隔市舂,峄阳秋思满孤桐。

省中习静心多感,海上求仙路几重。

凉月九门闻刻漏,晴云双阙梦朝钟。

受釐谁得君王赐,应是从容奏岁丰。

(0)

过七星关

万里投南徼,层关度七星。

岭云和瘴黑,木叶向冬青。

路远家难问,愁多酒易醒。

相逢但樵牧,何以慰飘零。

(0)

次曹以忠

草堂门对浣花溪,林影萧疏鹤并栖。

对酒有时歌白雪,读书长夜照青藜。

鸟啼窗户惊幽梦,风裂芭蕉失旧题。

几度相思徒怅望,断钟残月晓峰西。

(0)

送人还新安

津亭芳草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

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到江南。

(0)

苏台别意送沈原复还琴川

相逢未几即思归,忍听朝来歌《式微》。

绿酒数杯游子去,青山百里故人稀。

杏花微雨飘离席,杨柳东风拂钓矶。

明日到家春正暖,祓除时节试春衣。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