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山却把图书卖,嗜酒空教僮仆赊。
秪向阶前便渔钓,那知枕上有云霞。
暗泉出石飞仍咽,小径通桥直复斜。
窗竹未抽今夏笋,庭梅曾试当年花。
姓名未及陶弘景,髭鬓白于姜子牙。
松月水烟千古在,未知终久属谁家。
爱山却把图书卖,嗜酒空教僮仆赊。
秪向阶前便渔钓,那知枕上有云霞。
暗泉出石飞仍咽,小径通桥直复斜。
窗竹未抽今夏笋,庭梅曾试当年花。
姓名未及陶弘景,髭鬓白于姜子牙。
松月水烟千古在,未知终久属谁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情景和心境。开篇“爱山却把图书卖,嗜酒空教僮仆赊”两句表明诗人为了追求山中清贫的生活,甚至出售了图书,只是对嗜好的美酒无法自制,让仆从随意取用。这既反映出诗人的个性,也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幽默。
接着“秪向阶前便渔钓,那知枕上有云霞”两句,诗人直接在家门前的台阶上垂钓,享受山中自然带来的宁静与乐趣,枕边的云霞更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的意境。
“暗泉出石飞仍咽,小径通桥直复斜”描述了山中的自然景观,溪水从岩石间流过发出声响,沿着小径和桥梁蜿蜒曲折,展现了诗人对山中自然美的细腻描绘。
“窗竹未抽今夏笋,庭梅曾试当年花”则是对时间流转的一种感慨。窗前竹子还未长出新笋,而庭院中的梅花已经被尝试着去欣赏过了岁月的变迁。
“姓名未及陶弘景,髭鬓白于姜子牙”两句中,诗人自比为不如陶弘景和姜子牙等古代隐逸,以此表达自己的谦逊与自嘲,同时也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最后“松月水烟千古在,未知终久属谁家”则是诗人对于山中永恒不变的自然景观和自己短暂生命的一种对比思考。山中的松树、明月、清泉与烟雾,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而作为个人的人生却是短暂且未知终局,将来这些美好将归属何人,这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哲思。
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是一首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山水之美的佳作。
招隐怨迷津,古堞馀高土。
锄茅遂卜居,甘澹忘贫苦。
读史托是非,论诗见今古。
窗云倏窈窕,檐翠移媚妩。
西风一夕至,庭树为歌舞。
坐客倡吴歈,列和如钟鼓。
断羽惜文鸡,能言笑鹦鹉。
自适深山情,玄心任城府。
七泽总如焚,兰萧每不分。
虎饥方傅翼,魃虐乃为群。
赤社鞭雷鼓,雩坛瘗玉□。
灵湫金潋滟,仙井碧氤氲。
秀壁开龙女,夷城泛廪君。
瓶倾马鬣水,旗捲炮车云。
破块看朝隮,来苏喜夕曛。
沦流循楚望,沾洒到江濆。
电火燎原熄,王师下濑闻。
何当洗兵甲,归凯鹤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