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音书寂不来,略无一事可萦怀。
春风寂寞花侵路,野寺荒凉草上阶。
剩欲出门留客坐,不妨扶杖看僧斋。
无人会得庞公意,只道渊明是正侪。
新旧音书寂不来,略无一事可萦怀。
春风寂寞花侵路,野寺荒凉草上阶。
剩欲出门留客坐,不妨扶杖看僧斋。
无人会得庞公意,只道渊明是正侪。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中的宁静与孤独。首联“新旧音书寂不来,略无一事可萦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没有外界的纷扰和消息,心中无挂碍。颔联“春风寂寞花侵路,野寺荒凉草上阶”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空灵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春风吹过,寂寞的花朵侵入小径,野寺荒凉,青草覆盖着石阶,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荒芜的景象。
颈联“剩欲出门留客坐,不妨扶杖看僧斋”则透露出诗人渴望与人交流的心情,他希望有人来访,能够坐下来交谈,即使只是在僧人的斋堂里,也足以让他感到满足。尾联“无人会得庞公意,只道渊明是正侪”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庞德和陶渊明的向往与共鸣,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的知己,因为只有他们能理解隐逸生活的真谛,而现实中的人们往往无法理解这种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以及在孤独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
前此访君时,已观堂宇邃。
安知中屏开,自有幽林致。
花搴岩桂红,石擘云根翠。
正当秋风来,不见摇落意。
日得吟其间,何须去为吏。
时不选数老独嗟,鬓毛未变目未花。
爱公深殿见桃李,长才高咏无能加。
红英灼灼弄日色,秾艳皎皎生铅华。
长廊垂幕风不动,映柳黄莺吟未涯。
燕衔新泥补巢缺,蜗压峻陛临角斜。
是时唯闻鸟雀闹,尽日不听车轮哗。
虽传此景无分到,但讶习惯犹豪誇。
他年造物傥有意,不使龊龊居贫家。
谢公下车日,郡内一登望。
昭亭山苍苍,寒溪水瀁瀁。
句清宛微浑,三洲分细浪。
小艇下滩来,群鸥舞潭上。
借问鸥何若,水深鱼莫向。
鸥馁犹识机,鱼乐不忘饷。
子去见太守,于我必有访。
但寄此薄言,樽前为之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