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几愿经年,垂杨左肘穿。
虚空战雷雨,血骨袅霜烟。
萦蚓通幽迹,惊鱼遣熟眠。
天情随近远,何有息双肩。
隐几愿经年,垂杨左肘穿。
虚空战雷雨,血骨袅霜烟。
萦蚓通幽迹,惊鱼遣熟眠。
天情随近远,何有息双肩。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草庵中静心修行的生活场景。"隐几愿经年"表达了诗人长期过着远离尘世的生活愿望,"垂杨左肘穿"则暗示了生活的简朴和环境的自然,可能是指在垂柳环绕下,草庵的墙壁甚至有些破旧,但诗人对此毫不在意。
"虚空战雷雨,血骨袅霜烟"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诗人面对生活困苦时坚韧不屈的精神,仿佛与自然界的风雨雷电搏斗,即使身心疲惫,也坚韧如霜烟般袅袅升起。
"萦蚓通幽迹,惊鱼遣熟眠"进一步展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即使是微小的生命如蚯蚓,也在他的观察之中,连鱼儿也被他的宁静所安抚,进入熟睡。
"天情随近远,何有息双肩"揭示了诗人顺应自然,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心境都能保持平和,肩头的重负仿佛也随之减轻,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隐士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坚韧、淡泊的生活态度,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
大风起,大风起,扫荡烟尘净如洗。
火龙吹燄成赤云,鼓铸乾坤又一新。
鸾旗豹车过沛里,父老子弟争迎喜。
向年离家才庶民,今日还乡是天子。
酒酣情浓思故旧,慷慨悲嗟舞长袖。
复除户户动欢声,千秋万岁君王寿。
壮哉亲唱大风歌,金石铿轰奈乐何。
君不见拔山盖世骨先朽,何在威加诧雄赳。
又不见深室悬钟烹走狗,何用猛士为之守。
大风起兮云飞扬,不如膏雨流滂滂。
威加海内归故乡,不如帝德天下光。
安得猛士守四方,不如王佐之才登庙堂,所以汉道不克承三王。
西泠烟雨岳王宫,鬼气阴森碧树丛。
函谷金人长堕泪,昭陵石马自嘶风。
半天雷电金牌冷,一族风波夜壑红。
泥塑岳侯铁铸桧,只令千载骂奸雄。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君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