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村杂兴次韵陶九成十首·其八》
《南村杂兴次韵陶九成十首·其八》全文
明 / 董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一曲清泠水,深如濯锦江。

啭枝花底鸟,吠窦月中厖。

鱼罧通西泖,茶烟起北窗。

许多幽隐趣,不让鹿门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村的自然风光与生活情趣,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南村的景致与生活细节一一展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意境。

首句“一曲清泠水,深如濯锦江”,以“清泠水”比喻清澈的溪流,与“濯锦江”相呼应,既描绘了水的清澈,也暗示了水的深邃,如同色彩斑斓的锦缎般美丽。这样的开篇,便为整首诗定下了清新脱俗的基调。

接着,“啭枝花底鸟,吠窦月中厖”两句,通过鸟鸣和犬吠的声音,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鸟儿在花枝间欢快地歌唱,犬吠声在月光下回荡,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展现了南村的生机与活力。

“鱼罧通西泖,茶烟起北窗”则转而描绘了南村的生活场景。鱼罧,即捕鱼的器具,这里指鱼儿游动的情景;西泖,可能是指附近的湖泊或河流,鱼儿在其中自由穿梭。而“茶烟起北窗”则描绘了清晨或傍晚时分,茶香从北窗飘出,预示着一天劳作后的宁静与放松时刻。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南村的自然美景,也体现了当地居民简单而富足的生活状态。

最后,“许多幽隐趣,不让鹿门庞”表达了诗人对南村生活的深深喜爱与向往。鹿门庞,可能是指庞德公,古代隐士,常被用来象征隐居生活。诗人认为南村的生活趣味不亚于隐士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高度赞赏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南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生活情趣,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董纪
朝代:明   号:一槎   籍贯:上海

董纪,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号一槎,上海人。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猜你喜欢

春水

春光何处好,溪水绿烟生。

蘸柳偏多态,浮花最有情。

泥融知燕喜,风静觉鸥轻。

为问桃源路,渔舟小渚横。

(0)

早秋夜坐

冰簟凉生暑渐收,雨痕洗出一天秋。

微风小院花香合,淡月空阶竹影浮。

绕砌乱虫搀客话,谁家孤笛唤人愁。

萧萧夜色清如水,坐看星河渐欲流。

(0)

哭夫子·其五

几度悲秋秋已阑,回纹裁就向谁看。

锦衾人去鸳鸯冷,银蒜帘空翡翠寒。

无复音容还故国,空馀旅榇返长安。

昨宵梦里分明见,依旧看花倚画栏。

(0)

题林亚清画

梅花竹叶互交加,濡墨淋漓整复斜。

忆得昨宵明月下,横拖疏影上窗纱。

(0)

督植棫朴入山拾薪

汗漫陟秋山,凉风动巾帻。

辞柯霜叶乱,溪涧丹黄积。

呼儿拾堕薪,少小各勤力。

携筐竞奔命,草影穿林隙。

叶乾声窸窣,肩压行盘辟。

相携返林屋,喜笑声阗溢。

承欢到公妪,一一颁枣栗。

眷兹真朴情,良用增愉怿。

渊明古贤哲,儿躬柴米役。

矧余未闻道,生事恒多绌。

不凭手足劳,曷由供朝夕。

吟成授儿读,聊以示鞭策。

(0)

题李簠青太守巫峡归舟图

蜀山著奇险,蜀水多风波。

芳洲有蘅芷,委弃同薜萝。

昔日秀空谷,胡杂苔与莎。

凄凄迅商薄,零落悲枝柯。

岂不惮艰险,凤辖逢网罗。

落日蔽轻云,蒿莱障山河。

今君且归去,华表看峨峨。

芝兰纵枯槁,馨香终不磨。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