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水上亭,独坐望郊坰。
佛寺山偏好,渔家地亦腥。
桑枯因抱蝎,草腐自生萤。
踏月归林下,柴扉尚未扃。
秋风水上亭,独坐望郊坰。
佛寺山偏好,渔家地亦腥。
桑枯因抱蝎,草腐自生萤。
踏月归林下,柴扉尚未扃。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时分,诗人独自坐在水上亭中远眺郊外景色。他欣赏着山中的佛寺,感叹其地理位置清幽;同时,他也注意到渔家之地虽然宁静,但土地的气息带着一丝腥味。观察细致入微,连桑树干枯后藏有蝎子,草丛腐朽则生出萤火虫,这些景象都揭示了自然界的生动与复杂。
诗人踏着月色归返林间,木门未关,显得闲适而随意。整体而言,此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山水间的宁静与生活气息,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宁静。
冰胶楚舸岁将穷,广陵别乘怜老翁。
殷勤来邀强一往,虚堂肴酒罗甘丰。
我病胃寒不下咽,匕箸谩举叨席中。
主人欲客心意欢,出以飞帛腾龙鸾。
刑政二字布楷法,古今书帖未足观。
坐间杜子好弄笔,诋讥前辈无全完。
一见宝踪天下妙,稽首赞仰舌吻乾。
如此别识已太险,我不颂咏还应难。
在昔当阳侯,建桥临大川。
洪波不为阻,驰道南北连。
何此小溪上,拟象坦且平。
马头分朱栏,水底裁碧天。
白雨紧大笮,断虹生横舷。
游鱼不可见,车骑久临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