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夜吟》
《寒夜吟》全文
明 / 胡俨   形式: 古风

金壶水涩铜龙咽,百尺楼头上新月。

一阵霜风入户来,纷纷吹转墙阴雪。

曲屏坐拥红地垆,沉水烟清浮睡凫。

锦衾不暖客窗梦,可怜夜半闻啼乌。

乌啼夜永孤琴思,凄凄烛影摇寒翠。

家在江南过雁稀,凭谁为寄平安字。

(0)
鉴赏

这首《寒夜吟》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凄凉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首句“金壶水涩铜龙咽”,以“金壶”和“铜龙”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时间的静寂,暗示了夜晚的宁静与寒冷。“水涩”和“龙咽”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寂静与凝重的氛围。接着,“百尺楼头”与“新月”形成对比,高耸的楼宇与微弱的新月,既展示了空间的高度,也暗示了时间的短暂与孤独。

“一阵霜风入户来,纷纷吹转墙阴雪”,风吹入室内,带走了外界的寒冷,同时也带来了外面世界的寂静与寒冷。雪花在墙壁的阴影中旋转,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强化了环境的冷寂与孤独。

“曲屏坐拥红地垆,沉水烟清浮睡凫”,诗人坐在弯曲的屏风前,旁边是温暖的火炉,沉香的烟雾轻盈地飘散,仿佛是梦境中的宁静。然而,这种宁静与温暖只是表面的,实际上,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愁并未消散。

“锦衾不暖客窗梦,可怜夜半闻啼乌”,即使在温暖的被窝里,也无法驱散内心的孤独。夜半时分,乌鸦的啼叫声打破了宁静,更增添了夜晚的凄凉与哀愁。

“乌啼夜永孤琴思,凄凄烛影摇寒翠”,乌鸦的啼叫与漫长的夜晚相呼应,如同孤琴独奏,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烛光摇曳,映照出一片寒翠,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幽静的氛围。

最后,“家在江南过雁稀,凭谁为寄平安字”,诗人身处异乡,思念家乡,希望有人能传递平安的消息。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寒冷夜晚时的孤独、忧愁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胡俨

胡俨
朝代:明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猜你喜欢

旅寓清源有怀故乡亲友

雨过双松午,云阴覆閤长。

柳蜩迎日嘒,芹燕落泥香。

碧水通官舍,青山接故乡。

怀人不可见,归思转苍茫。

(0)

村舍

村舍孤烟起,山中朝雨寒。

丁夫荷锄去,稚子出门看。

早稼登场圃,秋瓜蔓井阑。

居然羡閒逸,趋府欲辞官。

(0)

醉中赠王少尹

阳城少尹才且贤,佐邑三载名流传。

相逢尽道是青天,恶少豪徒不敢前。

松庭人静春草芊,邑中老幼高枕眠。

政成奏绩来日边,声光赫赫谁能先。

冢宰见之呼少连,大书上考朝廷宣。

长安雪梅开早年,手捧尺檄别我还。

城馆寒灯开夕筵,银河挂窗山月偏。

欲醉不醉心茫然,天明一笑上马去,他日重逢赤黻悬。

(0)

伯川子仕为地官大夫能其官且有显陟矣一旦思其母夫人解印绶去予知其必有以也取六义之比赋有兔诗二章以美之·其二

月明流夕光,零露白湛湛。

饥食野田草,困息山石阴。

物性有固然,卫生良已深。

不见虞人罝,肃肃施中林。

(0)

赋得将有事于西畴送王中丞致仕

发春惊蛰始,土脉动渊泉。

时雨宵既零,浮阳蔼平阡。

夙兴饰耒耜,驱牛登广原。

竭兹畎亩力,感彼农父言。

穑事依东作,天时易流愆。

南邻有逸夫,日晏高枕眠。

四体苟不勤,何以穷岁年。

(0)

墨竹

一幅写真竹,依然老嫩茎。

不惊风雨梦,深倚雪霜明。

有影浓且淡,无根枯复荣。

诗魂偏入格,聊寄故人情。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