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随牒佐边侯,愁望长安向戍楼。
今日衰颓来泽国,又看烽火照长洲。
昔年随牒佐边侯,愁望长安向戍楼。
今日衰颓来泽国,又看烽火照长洲。
此诗描绘的是诗人对往昔边疆生活的回忆和现实中的战争氛围的感慨。"昔年随牒佐边侯"表明诗人曾经在边疆地区担任某种职务,服侍地方官吏,而"愁望长安向戍楼"则透露出诗人当时对远方都城长安的思念之情。戍楼常见于军事要塞,是军队防守的地方,也是边疆生活的一部分。
"今日衰颓来泽国"中的“衰颓”指的是年老体弱,可能暗示诗人此时已不复当年,而“来泽国”则是说诗人来到了一个平和的国家或地区,但这个地方并未给他带来安宁。
"又看烽火照长洲"中的烽火通常是边境报警的信号,意味着战争或敌人的威胁。这里诗人再次目睹烽火,说明尽管身处泽国,却仍旧无法摆脱战乱,这与他当年在边疆的生活形成了强烈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战争氛围的无奈和忧虑。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平和生活的渴望和不易实现的哀愁。
晓曈昽。雨和雨细,南园次第春融。
岭梅犹妒雪,露桃云杏,已绽碧呈红。
一年春正好,助人狂、飞燕游蜂。
更吉梦良辰,对花忍负金钟。香浓。
博山沈水,小楼清旦,佳气葱葱。
旧游应未改,武陵花似锦,笑语相逢。
蕊宫传妙诀,小金丹、同换冰容。
况共有、芝田旧约,归去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