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荡神京地,峨峨玉泉山。
一涧洒雨细,六月飞雪寒。
银河绕云阙,玉虹挂天关。
中有龙所居,万古波不乾。
为霖泽下土,丰年民物安。
行人挹苍翠,目送孤鸿还。
荡荡神京地,峨峨玉泉山。
一涧洒雨细,六月飞雪寒。
银河绕云阙,玉虹挂天关。
中有龙所居,万古波不乾。
为霖泽下土,丰年民物安。
行人挹苍翠,目送孤鸿还。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赋宛平十景诗·其六·玉泉山》描绘了京城近郊玉泉山的壮丽景象。首句“荡荡神京地”展现了京城的广阔与庄重,接下来“峨峨玉泉山”则突出了玉泉山的峻峭和灵秀。诗人运用夸张手法,“一涧洒雨细,六月飞雪寒”,形容泉水如细雨般清凉,即使在炎热的六月也能给人带来冬日般的凉意。
“银河绕云阙,玉虹挂天关”以银河和彩虹为喻,描绘了山势的险要和景色的奇幻,仿佛天宫之景下凡。诗人进一步强调山中龙的传说,“中有龙所居,万古波不乾”,增添了神秘和神圣的气息。接着,诗人寄寓了对山川神灵的祈愿,“为霖泽下土,丰年民物安”,希望此地能带来丰沛的雨水,造福百姓。
最后两句“行人挹苍翠,目送孤鸿还”,通过行人的视角,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以及对友人离去的依依惜别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赞美了玉泉山的自然之美,又寄托了深厚的人文情感。
五日京兆行,事复安能视。
果然按絮掾,旋为亡命子。
亡命亦何愚,荣辱不须臾。
古来直如弦,往往有他虞。
不见曲如钓,富贵多欢娱。
有客夙好游,归自东南州。
问君何所见,所见多诸侯。
诸侯何所为,所为多自谋。
须存五日心,不尔人为雠。
客言勿复多,且住听我歌。
世途险羊肠,陆海多风波。
富贵犹如此,贫贱可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