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日条柯正及肩,于今桢干已参天。
彤弓不待扶桑挂,影到花砖是日边。
种日条柯正及肩,于今桢干已参天。
彤弓不待扶桑挂,影到花砖是日边。
这首诗描绘了李元济亲手种植的两棵槐树,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诗人以“彤弓”比喻槐树的枝叶繁茂,不需要等待太阳升起就已映照在花砖上,象征着生机勃勃与繁荣昌盛。通过“影到花砖是日边”,不仅展现了槐树的高大与茂密,也隐喻了李元济及其家族的影响深远,如同阳光普照大地。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对李元济及其家族功绩的敬仰和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生长力量的赞美。
世从有巢来,其变日以下。
高栋夸连云,琐琐何为者。
西戎闻有之,中古已甚寡。
既横木为门,复以板代瓦。
还愁雨如麻,最喜日色赭。
主人久登瀛,门外施行马。
不烦十家产,恰受两人坐。
制岂仿僧寮,材乃取市舸。
椎结碍弥明,小冠宜子夏。
名岂虚铁垆,价已踰玉斝。
每于公暇来,便觉素心写。
问谁来最多,恐莫如予也。
病居母痛在儿,儿生无母生曷为。
千方百祷总无验,精诚一点天或知。
梦非梦,觉非觉,若有神人默相告。
由来母子本一人,母如可赎宁百身。
槃水加刀刀自跃,一片红绡如玉落。
遗羹未似颍封人,宿瘕潜症如水沃。
人言孝行真难作,以礼律之无乃过。
君不见世间吴起辈纷纷,母病在床如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