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扶青蔚围孱颜,那藉叠石于其间。
信知小许胜大许,谁云假山非真山。
世间真假已纷矣,枣叶须弥宁系此。
却看嶷然几岫中,时有英英白云起。
翠扶青蔚围孱颜,那藉叠石于其间。
信知小许胜大许,谁云假山非真山。
世间真假已纷矣,枣叶须弥宁系此。
却看嶷然几岫中,时有英英白云起。
这首诗描绘了假山的独特魅力与自然之美的对比与融合。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假山置于翠绿环绕的环境中,强调其虽为人工所造,却能营造出超越真实山峦的意境。通过“那藉叠石于其间”一句,展现了假山在自然环境中的巧妙融入,而“信知小许胜大许,谁云假山非真山”则表达了对假山艺术之美的赞叹,认为它不仅能够胜过自然中的小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真正的山峦。
进一步地,诗人探讨了世间真假的相对性,提出即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也可能蕴含着不凡的意义。以“枣叶须弥宁系此”为例,借用了佛教中“须弥山”的概念,象征着即使是最平凡的事物,也可能承载着深远的寓意或象征。最后,“却看嶷然几岫中,时有英英白云起”,则以动态的景象收尾,假山之中不时飘起的白云,仿佛是自然与人工和谐共存的象征,增添了诗作的意境美和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假山的描绘,不仅赞美了人工艺术的巧夺天工,也引发了对自然与人造、真实与虚构之间关系的深思。
我昔滥竽两浙宪,君在秋曹曾识面。
西江右辖曾几时,君来幕下相追随。
星霜倏忽五六载,君已乔擢南安推。
南安雄据梅关路,广南视之若门户。
昔贤司理著高名,台存风月人争慕。
桁杨卧庭嚣讼稀,诗书万户临清溪。
丈夫志趣会有定,举头肯负苍天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