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述·其二》
《再述·其二》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玺书皇帝问东皇,亲爱从来昆弟行。

岂有行人真坐罪,忍看邻国到唇亡。

刚闻穷海通飞雁,翻又穹庐纵盗羊。

五百岛民如并命,膏腴割尽可能偿?

(0)
鉴赏

这首诗《再述(其二)》是晚清诗人黄遵宪的作品,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与对和平的渴望。

首句“玺书皇帝问东皇”,以“玺书”象征皇帝的权威,以“东皇”暗指东方邻国,暗示了中外交往或冲突的情境。皇帝询问东邻的情况,体现了君主对国家边界的关注与关切。

“亲爱从来昆弟行”,将邻国比作兄弟,强调了两国之间的关系应如同兄弟般亲密无间,共同维护和平与稳定。

“岂有行人真坐罪,忍看邻国到唇亡”,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无辜平民因战争而遭受苦难的同情,以及对邻国之间可能发生的残酷战争的不忍目睹。

“刚闻穷海通飞雁,翻又穹庐纵盗羊”,这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一句描述了通过海上贸易的和平交流,后一句则描绘了草原上放纵的掠夺行为,突显了和平与冲突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五百岛民如并命,膏腴割尽可能偿?”最后两句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五百个岛屿的人民都联合起来,那么被割让的土地是否能够得到补偿?这里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的重视,以及对和平解决争端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对现实问题的探讨,展现了黄遵宪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情感深度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忧虑。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次韵金陵赵德夫使君上元三绝·其一

小风吹水涨平湖,屋角残冰亦已无。

投老只图春睡足,可须山鸟强招呼。

(0)

梅花八首·其一

山居有幽事,小雪破梅心。

的皪明阴壑,玲珑挂晚林。

吹香撩远兴,弄影慰孤斟。

剩欲留长在,霜枝半不禁。

(0)

送王秘阁二首·其一

乌衣诸王吾早闻,晚涂独识和州孙。

风流沓拖欲垂尽,文采陆离今尚存。

奉祠乃是衰翁事,如君胡为亦为此。

仆夫在门君疾驱,往献天子平边书。

(0)

武宁道中

小滩嘈嘈大滩恶,朝行羊肠暮鹿角。

尽日拖舟不得前,忽然笪断千寻落。

上梁左侧石子多,两舷与石鸣相摩。

卧听溪师倚篙哭,将如四十二滩何。

(0)

次韵何子应七月十八日书事二首·其二

卧看山色懒扶舆,拟棹扁舟学钓鱼。

谁似湘流知我意,秋来三得道州书。

(0)

偶成

幽卧一禅榻,无人共白云。

山泉与溪水,偏遣夜深闻。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