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卧一禅榻,无人共白云。
山泉与溪水,偏遣夜深闻。
幽卧一禅榻,无人共白云。
山泉与溪水,偏遣夜深闻。
这首诗《偶成》由宋代诗人汪藻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中夜景图。诗中的“幽卧一禅榻”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禅榻上静卧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无人共白云”,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仿佛与天上的白云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心灵上的共鸣。
接着,“山泉与溪水,偏遣夜深闻”两句,将视线转向了山间流淌的泉水和溪水。夜晚,这些自然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似乎在诉说着山林的秘密,为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静与对外界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归宿,以及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帝青万里月轮孤,扫尽浮云一点无。
正是吾庐秋好夜,上桥浑不要人扶。
登临送目际天涯,人物风流胜永嘉。
已溯清流乘画鹢,尚留醉墨看涂鸦。
长空黯淡吹云叶,别浦微茫蹴浪花。
老守江城闲兀坐,秋宵短梦苦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