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在何许,楼倚青霄端。
每来注心目,不觉生羽翰。
终藉好风力,云散银阙攒。
只履西归客,应笑空倚栏。
雪峰在何许,楼倚青霄端。
每来注心目,不觉生羽翰。
终藉好风力,云散银阙攒。
只履西归客,应笑空倚栏。
这首诗描绘了雪峰楼的壮丽景象与诗人对其的深切情感。首句“雪峰在何许,楼倚青霄端”以问句形式开篇,引出对雪峰楼所在位置的遐想,接着“每来注心目,不觉生羽翰”表达了诗人每次看到雪峰楼时内心的震撼与向往,仿佛自己也拥有了飞翔的能力。接下来“终藉好风力,云散银阙攒”描绘了雪峰楼在好风助力下,云雾散去,展现出其银白色的壮观景象。最后“只履西归客,应笑空倚栏”则通过想象一位只履西归的客人,或许会嘲笑自己徒然倚靠栏杆,未能亲临此景,表达了诗人对无法亲自体验雪峰楼美景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雪峰楼的雄伟与美丽,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时来桃李妍,春风乃知己。
时去桃李萎,春华俱梦寐。
芳菲气不齐,一一理犹是。
何如松与柏,无荣亦无悴。
浮生寄旅亭,万事若流水。
富贵等空花,灭没无足纪。
身前苟遗臭,身后乌可洗。
我愿为松柏,不愿为桃李。
长保千岁姿,盘根涧阿底。
南山何峨峨,群峰秀色聚。
朝晖与夕霭,无□□去住。
徘徊九折险,萦曲一川注。
悬崖置屋少,□穴亦可度。
苍然老楠木,几阅风霜斁。
孙枝长□许,老干未肯仆。
昔年重九日,来者必三顾。
题诗刻峭壁,皆欲寄□□。
念我独何人,今日追故步。
凌晨出南门,风雨怯行路。
不惮登涉难,恐失此日故。
造物亦随人,晴明送日暮。
徐行两柏间,杯盘共草具。
宾僚不鄙我,笑语露情愫。
他时傥再来,莫指桃源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