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烟淡淡树重重,略得西南有路通。
钟板不鸣山寺静,闭门人在月明中。
疏烟淡淡树重重,略得西南有路通。
钟板不鸣山寺静,闭门人在月明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超脱的生活状态。开篇“疏烟淡淡树重重”营造出一种迷雾缭绕、层林尽染的景象,给人以深邃幽静之感。紧接着“略得西南有路通”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外在世界的一线关注,虽未能完全脱身,却也保有一线生机。
中间两句“钟板不鸣山寺静,闭门人在月明中”更深化了这种宁静。钟板不鸣,意味着时间的静止与世俗喧嚣的隔绝;而山寺之所以静,是因为诗人选择了闭门谢客,与世隔绝。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诗人独自一人享受着明月带来的清辉,这份宁静似乎已经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隐逸生活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一种逃避态度,选择在宁静中寻找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