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窗柳下,黄鸟解亲人。
有意频催曙,无情亦怨春。
髻沾红雨泾,衣染绿烟匀。
绝似吾娇女,绵蛮语不真。
依依窗柳下,黄鸟解亲人。
有意频催曙,无情亦怨春。
髻沾红雨泾,衣染绿烟匀。
绝似吾娇女,绵蛮语不真。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鸟的形象与情感,充满了对自然生命的细腻观察和深情赞美。
首句“依依窗柳下”,以柳树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黄鸟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亲近,仿佛是特意靠近窗户,与人建立了一种特殊的联系。接下来,“黄鸟解亲人”一句,赋予黄鸟以人性化的特质,它似乎懂得与人的情感交流,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黄鸟的形象更加生动可爱。
“有意频催曙,无情亦怨春。”这两句通过黄鸟的行为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更迭的感慨。黄鸟频繁地催促天亮,似乎在提醒人们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而当春天到来时,它又似乎对春天的短暂和不可避免的结束感到无奈和抱怨。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展现了黄鸟作为自然界一员的独特情感体验。
“髻沾红雨泾,衣染绿烟匀。”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黄鸟的外貌特征。红雨可能是指清晨的露水,绿烟则可能是春天的雾气,这些自然元素与黄鸟的羽毛相映成趣,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黄鸟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关系。
最后,“绝似吾娇女,绵蛮语不真。”将黄鸟比作“我”的女儿,体现了诗人对黄鸟的喜爱之情。同时,用“绵蛮语不真”形容黄鸟的叫声,既表现了其声音的甜美,又暗示了叫声中可能蕴含的复杂情感,让人感受到黄鸟与人之间微妙而深沉的沟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鸟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时间、生命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春归无路寻,烟水一村深。
中酒易成癖,惜花空用心。
嫩刍青引犊,新树绿藏禽。
每念离乡友,经年不寄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