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有客自关外来颇道边亭暴露之苦时子止兄方趋原上予因感而有作》
《有客自关外来颇道边亭暴露之苦时子止兄方趋原上予因感而有作》全文
宋 / 晁公溯   形式: 古风

平凉歃血不濡齿,奚车辚辚临渭水。

一丸未及封函关,已复胡歌饮都市。

近闻移屯集岐下,战声日震长平瓦。

两军相持久未决,将军宝帐皆在野。

野田秋深风力劲,边云日满青泥岭。

三军雨立甲裳重,诸将露宿旃裘冷。

原头霜落黄芦乾,西风猎猎边亭寒。

从军之乐今有几,仲宣寄诗烦说似。

(0)
注释
歃血:古代盟誓时用口含血涂在嘴唇上表示诚意。
奚车:指敌方的车辆。
函关:古代函谷关,重要关隘。
胡歌:指敌军的歌声,带有侵略意味。
岐下:岐山之下,地名,与战争相关。
长平瓦:借指战场,长平之战发生地。
野田:田野,野外。
旃裘:毛织品制成的衣物,此处代指将领的军服。
仲宣:王粲字仲宣,东汉诗人。
翻译
平凉之地盟誓滴血也不沾唇,敌人的车辆辚辚逼近渭水边。
一粒箭矢尚未封入函谷关,敌军已唱起胡歌在城中狂欢。
近日听说他们转移驻扎在岐山之下,战事频繁,连长平的瓦片都感受到震动。
两军对峙已久,胜负未分,将领们的营帐都暴露在野外。
秋天的田野里风力强劲,边塞的乌云布满青泥岭上空。
士兵们在雨中站立,厚重的铠甲和衣裳更显沉闷,将领们露天而眠,毡裘也无法抵挡寒冷。
原野上霜降,黄芦变干,西风在边亭猎猎作响,显得格外凄冷。
如今从军的乐趣还有多少?就像王粲的诗,让人感叹不已。
鉴赏

这首宋诗《有客自关外来颇道边亭暴露之苦时子止兄方趋原上予因感而有作》描绘了边塞战争的艰辛与士兵们的艰苦生活。首句“平凉歃血不濡齿”展现了战士们誓死的决心,即使歃血盟誓也不怕艰难。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奚车辚辚临渭水”和“一丸未及封函关”暗示了战争的紧迫和敌人的逼近。

诗人接着描述了战事的紧张,“近闻移屯集岐下,战声日震长平瓦”,表明军队频繁调动,战事激烈。然而,“两军相持久未决,将军宝帐皆在野”揭示了战争的胶着状态,连将军的营帐都移到了野外。

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如“野田秋深风力劲”、“边云日满青泥岭”,展现了边塞的寒冷与荒凉,士兵们“三军雨立甲裳重”、“诸将露宿旃裘冷”的困苦生活。最后两句“原头霜落黄芦乾,西风猎猎边亭寒”进一步强化了边地的严酷,以及诗人对从军生活的感慨。

整首诗以边亭暴露为背景,通过生动的场景和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同情和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同时也流露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古代诗人王粲(仲宣)诗歌风格的怀念。

作者介绍
晁公溯

晁公溯
朝代:宋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猜你喜欢

夜思

万声沉寂漏丁东,金井栏干上暗空。

半夜西风人未觉,秋声先报草根虫。

(0)

西轩

出架蔷薇秀晚枝,雨馀屋角理蛛丝。

可怜一曲秋风地,万思千情斗入诗。

(0)

正月十八日四首·其二

收灯城市接荒村,翁媪耽眠日已暾。

何事牧童能早起,缓驱白牯出柴门。

(0)

嘉禾百咏·其八十六陈贤良隐居

发策名犹在,回头事已非。

池塘春草绿,空忆谢公归。

(0)

庆佳节·其二

芳菲节。芳菲节。天意应不虚设。对酒高歌玉壶阙。

慎莫负、狂风月。人间万事何时歇。空赢得、鬓成雪。

我有闲愁与君说。且莫用、轻离别。

(0)

飞石岩

石破重岩万客疑,不堪攻玉不支机。

长江风雨来无定,时学零陵燕子飞。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