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鼎灶炼玄根,进退须明卯酉门。
绕电奔云飞日月,驱龙走虎出乾坤。
一丸因与红颜驻,九转能烧白发痕。
此道幽微知者少,茫茫尘世与谁论。
安排鼎灶炼玄根,进退须明卯酉门。
绕电奔云飞日月,驱龙走虎出乾坤。
一丸因与红颜驻,九转能烧白发痕。
此道幽微知者少,茫茫尘世与谁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吕岩的作品,名为《炼丹》。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道家修炼之术的深刻理解和精湛表达。
"安排鼎灶炼玄根,进退须明卯酉门。"
这两句描绘了道士在进行炼丹时的情景。"安排鼎灶"显示出一种仪式感,"炼玄根"则指向修炼的目的——追求那超越世俗的、纯净无瑕的精神状态。而"进退须明卯酉门",则暗示了道家对于时机选择的讲究和对天地自然规律的尊重。
"绕电奔云飞日月,驱龙走虎出乾坤。"
这两句则充满了动感和想象力,通过"绕电奔云"、"飞日月"、"驱龙走虎"等意象,我们仿佛能看到道士在修炼中与自然界的融合,以及他们的精神力量可以超越常规,穿梭于宇宙之中。
"一丸因与红颜驻,九转能烧白发痕。"
这里诗人通过"一丸因"和"九转能烧"展现了炼丹之术的奥秘,以及这种修炼对于个人生命力的影响。"红颜驻"和"白发痕"则象征着青春永驻与时间流逝之间的辩证关系。
"此道幽微知者少,茫茫尘世与谁论。"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修炼之道理解不易的感慨,以及在纷扰的尘世中,真正能够理解和讨论这一玄妙学问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作者对于道家内丹术的深刻把握,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情怀。
昨暝春风起,今朝春气来。
莺鸣一两啭,花树数重开。
散粉成初蝶,剪彩作新梅。
游客伤千里,无暇上高台。
越女颜如花,吴儿洁于玉。
天教并墙居,不著同被宿。
美人一笑千黄金,连城不博百年心。
楼上墙头无一物,暮爨朝舂一生足。
秋风拂罗裳,秋水照红妆。
举头见郎至,低头采莲房。
郎心只如菱刺短,妾意未觉藕丝长。
与郎期何许,眼碍同舟女。
春波澹澹无尽情,双星盈盈不得语。
十里平湖艇子迟,岸花汀草伴人归。
鸳鸯惊起东西去,惟有蜻蜓接翅飞。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