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女颜如花,吴儿洁于玉。
天教并墙居,不著同被宿。
美人一笑千黄金,连城不博百年心。
楼上墙头无一物,暮爨朝舂一生足。
秋风拂罗裳,秋水照红妆。
举头见郎至,低头采莲房。
郎心只如菱刺短,妾意未觉藕丝长。
与郎期何许,眼碍同舟女。
春波澹澹无尽情,双星盈盈不得语。
十里平湖艇子迟,岸花汀草伴人归。
鸳鸯惊起东西去,惟有蜻蜓接翅飞。
越女颜如花,吴儿洁于玉。
天教并墙居,不著同被宿。
美人一笑千黄金,连城不博百年心。
楼上墙头无一物,暮爨朝舂一生足。
秋风拂罗裳,秋水照红妆。
举头见郎至,低头采莲房。
郎心只如菱刺短,妾意未觉藕丝长。
与郎期何许,眼碍同舟女。
春波澹澹无尽情,双星盈盈不得语。
十里平湖艇子迟,岸花汀草伴人归。
鸳鸯惊起东西去,惟有蜻蜓接翅飞。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柔美风情,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元好问以“越女颜如花,吴儿洁于玉”开篇,将女子的美丽和男子的纯净形象地展现出来,接着通过“天教并墙居,不著同被宿”两句,巧妙地表达了男女之间纯洁的情感,没有逾矩,只有相互欣赏与尊重。
“美人一笑千黄金,连城不博百年心”这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赞美了女子一笑的魅力,以及她内心深处对爱情的珍视,远胜过任何物质财富。接下来,“楼上墙头无一物,暮爨朝舂一生足”则展现了女子生活的简朴与满足,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幸福。
“秋风拂罗裳,秋水照红妆”描绘了一幅秋日里女子临水梳妆的场景,自然之美与人物之美相得益彰。而“举头见郎至,低头采莲房”则细腻地刻画了女子见到心上人时的喜悦与羞涩,以及她勤劳采莲的情景。
“郎心只如菱刺短,妾意未觉藕丝长”两句,以菱刺与藕丝作比,形象地表达了男女之间情感的微妙与深长。最后,“与郎期何许,眼碍同舟女”则表达了女子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当前情境的无奈,与心上人的相聚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以及男女之间纯洁而深情的爱情故事。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性美好品质的颂扬,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北城楼张号高义,同居共爨已六世。
留都风俗波靡馀,万一见之亦足异。
家人不离由母贤,孤侄孽子如己气。
只今垂白跻古稀,寿筵高张三綵戏。
此筵合依连理枝,宁问同根与异蒂。
我为作歌,也匪侑觞,感激慈孝警聋瞆。
一楼枕水,记前时曾醉,绿阴深处。
井砌梧飘秋又到,嫩凉吹上衣袖。
诗涤尘凡,酒浇块垒,河山入樽俎。
波涛滚滚,高唱大江东去。
浪游濯锦溪头,莼鲈风起,几度谋归计。
金玉文章泥土贱,时局艰难如许。
故友殷勤,行窝安乐,留我天涯住。
初三眉月,照踏城南旧路。
一番冷雨重阳,黄花憔悴秋客淡。
才敲欲碎,将零似断,作成凄怨。
雷碾飙风轮,霜喷机笛,寒夜相间。
又海上吹梦,沧波阻信,天涯近,屏山远。
病骨经秋愁颤。甚心情、更萦欢恋。思量怎遣。
今生纵隔,他生也愿。
况有多情,钗盟深约,锦书长篆。
待何时兰渚,移舟纫佩,结同心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