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起萌蛰,土壤日已疏。
胡能遭盛明,才俊伏里闾。
偃仰遂真性,所求惟斗储。
披衣出茅屋,盥漱临清渠。
吾道亦自适,退身保玄虚。
幸无职事牵,且览案上书。
亲友各驰骛,谁当访敝庐。
思君在何夕,明月照广除。
春雷起萌蛰,土壤日已疏。
胡能遭盛明,才俊伏里闾。
偃仰遂真性,所求惟斗储。
披衣出茅屋,盥漱临清渠。
吾道亦自适,退身保玄虚。
幸无职事牵,且览案上书。
亲友各驰骛,谁当访敝庐。
思君在何夕,明月照广除。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开篇“春雷起萌蛰,土壤日已疏”写出了春季大地回暖,雷声滚滚,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勃场景。紧接着,“胡能遭盛明,才俊伏里闾”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才能未被赏识的无奈和隐居的生活状态。
“偃仰遂真性,所求惟斗储”则是诗人表现出一种超脱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只希望拥有简单的生活需求。接着,“披衣出茅屋,盥漱临清渠”描绘了诗人早晨从简陋的茅屋中走出来,在清澈的溪水边洗漱的景象,展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吾道亦自适,退身保玄虚”继续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平和与精神上的自我实现。随后,“幸无职事牵,且览案上书”说明了诗人没有世俗的职责羁绊,可以安心阅读书籍。
“亲友各驰骛,谁当访敝庐”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他们都忙于自己的生活,没有人来看望简陋的住宅。最后,“思君在何夕,明月照广除”是对远方朋友或知己深深的怀念,在明亮的月光下,对对方的位置和情形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简单生活的诗人情怀。
一别二载馀,云树渺千里。
因风寄尺书,慰谕情弥至。
嗟予生苦晚,时卦转逢否。
解骖岂无人,彼乃植桃李。
与世既多违,强颜心所耻。
年来竟衰谢,寻常忘世事。
田园久芜没,行当事耘耔。
渊明归去来,尚友亦云易。
殷勤愬衷曲,念君最知己。
前年寄书画,装演颇精致。
葡萄四幅缣,鱼茧石田字。秋香有五本,仿佛赫?纸。
一幅山水图,辋川亦不异。
珍重袭方椟,庶几可远致。
岁月虽稽延,此意望研揣。
闻君种竹深成林,深深数亩长阴阴。
书堂百尺隐寒翠,闭户读书不知岁。
书声出竹何琅琅,风露飘潇秋夜凉。
诗成会应鬼神泣,落笔便觉蛟龙翔。
君家累世拥旄纛,君乃读书知不足。
青云万里已致身,白驹胡为在空谷。
他时衣紫佩黄金,莫负岁寒冰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