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之徕,驾跄跄。紫坛熙,烛夜光。会竽瑟,鸣球琅。
荐旨酒,杂兰芳。佑明德,锡百祥。
神之徕,驾跄跄。紫坛熙,烛夜光。会竽瑟,鸣球琅。
荐旨酒,杂兰芳。佑明德,锡百祥。
这段文字摘自宋代诗人对神明德的颂扬之作,通过描述祭祀场景和礼器乐舞,展现了古人对于神灵的崇敬与祈求福祉的心愿。其中“神之徕,驾跄跄”表达了一种神圣而庄重的气氛,“紫坛熙,烛夜光”则描绘出祭坛上的灯火在夜晚发出的柔和光芒。"会竽瑟,鸣球琅"中,乐器的演奏声与玉石的清脆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种祥和而又充满神秘感的氛围。"荐旨酒,杂兰芳"则是指祭祀时用香美的酒来供奉,并伴随着花香,表现了对神明德的敬意。最后,“佑明德,锡百祥”表达了诗人对于神灵护佑国泰民安、带来无尽福祉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段文字通过细腻的情境描绘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古代祭祀文化的繁荣与深邃,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美好愿景的期许。
道教初兴,释门微显,一兴一废如然。
达磨阐教,东土至西天。
都是后学晚辈,贪酒色、损坏真源。
争财气,不依教法,也望到西天。
三千年一遇全真,大教甲子天年。
丘公阐教,万朵金莲。上界群仙。
在世诸魔,难道化才贤。
君知否,今番不遇,更待万余年。
花骢出蜀瘦行难,急诏乘轺定峻迁。
清雪人如辞父母,白云客似别神仙。
堪晓望晴霞烂熳,伴宵征暑月团圆。
寄语集贤孙大谏,莫嫌未和旧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