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陈提举·其一》
《挽陈提举·其一》全文
宋 / 赵善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蔺璧虽期复,苏书竟不还。

庆馀钟令绪,才大压尘寰。

劲正三朝老,从容半世闲。

会心真是老,一笑别人间。

(0)
注释
蔺璧:比喻珍贵的人或物。
期:期待。
苏书:可能是某人的书信或者代指重要文件。
竟:最终。
庆馀钟:可能是一个人的名字或者代指某种荣誉。
令绪:遗留的声誉或影响。
才大:才华出众。
压尘寰:超越世人,无人能及。
劲正:刚直正派。
三朝老:历任三朝的老臣。
从容:悠闲自在。
会心:深有感触。
一笑:微笑面对。
别人间:看待世间。
翻译
虽然期待蔺璧能重归,但苏书终究未能返回。
庆余钟的名声延续,他的才华超越尘世。
他作为三朝元老,一生刚正不阿,半生悠闲自得。
他深知人生的真谛,微笑看淡世间纷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善括对中国古代名臣陈提举的悼挽之作。首句“蔺璧虽期复”暗指陈提举的高尚品格如同蔺相如的和氏璧,虽期待其归来,但已无法如愿;“苏书竟不还”则表达了对陈提举去世的惋惜,暗示他的著作未能流传世间。接下来,“庆馀钟令绪”赞扬了陈提举的才学和遗风,如同钟鸣之音,余韵悠长。“才大压尘寰”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卓越才华超越常人。

“劲正三朝老”描绘了陈提举一生坚守正道,经历多个朝代仍保持刚正不阿,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从容半世闲”则写出了他半生的悠闲与淡泊,尽管身居高位,却能处事从容,不为俗务所累。最后两句“会心真是老,一笑别人间”表达了诗人对陈提举晚年心境的理解,他真正达到了内心的宁静,面对生死,笑对人间,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赞美陈提举的品行、才学和人生态度,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敬仰。

作者介绍

赵善括
朝代:宋

赵善括,历史人物,字无咎,号应斋居士,江西隆兴(今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时间在孝宗朝,尝登进士第。乾道七年(1171)知常熟县,后通判平江府。淳熙六年(1179)知鄂州,后罢免;淳熙十六年差知常州。著有《应斋杂著》6卷。杨万里为之序。赵善括能诗文,所作奏议,颇切中时弊。曾与洪迈、章甫、辛弃疾等人诗词唱和,而和辛弃疾酬唱者尤多,有一部分词作近于辛词。《□村丛书》收《应斋词》48首,《全宋词》收49首。
猜你喜欢

王岩起乐斋

漫浪行地一舟虚,神手逢场乐有馀。

客里纵令怀旧国,公家何必爱吾庐。

饱知世事同分鹿,肯为时名更羡鱼。

吏退晴窗春睡足,牙签狼籍满床书。

(0)

次韵苏粹之发干见赠·其二

漂泊音书断,艰难会合迟。

那知休老地,却数别君时。

岁晚商山寂,天寒楚水悲。

无言一杯酒,怀抱各相知。

(0)

次韵林仲和筠庄·其二筠庄

莫解忘忧不数萱,长镵斸雨护云根。

采薇劲节于今在,知是夷齐几世孙。

(0)

己亥季秋至净居思大智者道场因瞻二士相三日会天大雨不得探险绝而以诗记之·其一

三苏岩壑连云秀,二士门庭匝地新。

带雨山光无限思,一时分付镜中人。

(0)

题洛阳观音院牡丹·其一

微动风枝生丽态,半开檀口露浓香。

秦时避世宫娥老,旧日颜容旧日妆。

(0)

便民诗上颜正叔宣慰广东

枯苗一著雨,田畴经芊芊。

蛰虫一逢春,窟穴声阗阗。

馀民望小定,甚于饥渴然。

昔何好弄兵,今何知服田。

急流无住鱼,晴空有飞鸢。

干戈未肯息,百里无人烟。

去年科徭重,剜疮在眼前。

父子不相保,悲泣空自悬。

新官榜往催,观者塞市廛。

全活数万众,此恩大如天。

人生能几何,饮啄皆前缘。

聚水盈科进,缺月及时圆。

唯谋官职高,未必子孙贤。

有意行王道,愿言书七篇。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