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响与天通,瑶筝挂望中。
彩弦非触指,锦瑟忽闻风。
雁柱虚连势,鸾歌且坠空。
夜和霜击磬,晴引凤归桐。
幽咽谁生怨,清泠自匪躬。
秦姬收宝匣,搔首不成功。
何响与天通,瑶筝挂望中。
彩弦非触指,锦瑟忽闻风。
雁柱虚连势,鸾歌且坠空。
夜和霜击磬,晴引凤归桐。
幽咽谁生怨,清泠自匪躬。
秦姬收宝匣,搔首不成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女子在夜晚独处时,通过弹奏瑶瑟(一种古代弦乐器)来寄托心情的画面。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神秘与浪漫。
"何响与天通,瑶筝挂望中" 这两句诗开篇即展现了瑶瑟的声音能够直达云霄,似乎与天相通,这种超自然的描写营造了一种仙境般的氛围。同时,"瑶筝挂望中" 可以理解为女子心中的渴望和向往,如同悬挂在空中的瑶瑟一般,无处不在又无从寻觅。
接下来的两句 "彩弦非触指,锦瑟忽闻风" 描绘了瑶瑟即便未被手指轻触,也能随着风的吹拂而发出声音。这里的色彩斑斓的弦和华丽的瑟,象征着女子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细腻。
"雁柱虚连势,鸾歌且坠空" 这两句则描绘了瑶瑟的声音如同仙鸟鸾凤之歌一般,在空中回旋升腾,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雁柱" 可能指的是古代用来悬挂乐器的柱子,这里则是比喻声音在虚空中连绵不绝。
"夜和霜击磬,晴引凤归桐" 这两句诗描写了不同的自然景象与瑶瑟的声音相互作用。在平静的夜晚,霜冻的气息轻敲着乐器,而在晴朗之日,似乎能引导神鸟凤凰回到树上。这两句强化了瑶瑟声音的魔力和自然界的和谐共鸣。
"幽咽谁生怨,清泠自匪躬"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幽深的愁绪和不为人知的怨恨。女子在夜静人稀时,以瑶瑟的声音来抒发心中的不满与悲哀。
最后 "秦姬收宝匣,搔首不成功" 则是说古代美女秦娥将她的瑶瑟珍藏起来,但即便如此,她仍旧无法停止对音乐的渴望和追求。"搔首" 是一种表示沉思或烦恼的动作,这里显示了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通过瑶瑟的声音,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却又深陷情感世界的复杂心理状态。
十亩之间雀啾啾,止蒿集莱鸣相酬。
远川遥陌路孔修,原田茫茫禾黍稠。
秋来古树风飕岩,夕阳惨淡沉西丘。
群飞群下不相求,衔穗食谷安无忧。
南有樛木在芳洲,雌雄迫暮共依投。
咄哉兹禽多诡谋,性行佻巧谁与俦。
穿屋作巢于高楼,食彼粢盛令人愁。
非罗非丸致无由,草窃奸宄将何尤。
吁嗟此鸟毋久留,愿汝化蛤湮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