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百尺楼,万里对天宇。
白水渺江湖,清明到窗户。
跏趺作禅定,不闻雷破柱。
从渠蚯蚓歌,自趁商羊舞。
高人百尺楼,万里对天宇。
白水渺江湖,清明到窗户。
跏趺作禅定,不闻雷破柱。
从渠蚯蚓歌,自趁商羊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百尺楼上,面对万里长空的景象,心境澄明,宛如白水涌动于渺江湖之中。清风透过窗户,带来的是宁静而非尘世的喧嚣。在这宁静中,高僧盘坐入定,不为雷声所扰,即便是天崩地裂也不闻不问。诗人又巧妙地借用从渠蚯蚓歌和自趁商羊舞的意象,表达了对高僧超然物外、心如止水之境界的赞美。
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禅定境界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孙应时对于佛法修持的理解和仰慕,以及他个人对于清净心灵的追求。语言简洁而不失深远,意象丰富而含蕴,体现了宋代诗人在禅宗文化影响下的艺术风貌。